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
一 研究背景
在大都市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逐渐聚集到城市内部特定的空间区域——城乡结合部,形成流动人口聚居区。流动人口聚居引致城乡结合部地区原有社区发生结构与功能上的转变,即社区转型。规模庞大、增长迅猛、高度聚集的流动人口给大都市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对城市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年来,流动人口聚居区始终是大都市管理的一大难题,流动人口聚居引发的城乡结合部社区转型则是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新课题。也就是说,迫切需要回答以下问题:流动人口聚居引致的城乡结合部社区转型是怎样发生的?如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创新城乡结合部转型社区的建设与治理?为此,一方面,针对新问题,需要借助新的理论分析工具来拓展研究视野;另一方面,则需要对政府的相关政策与行为深入分析、评估,并做出理论上的反思,进而提出创新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二 研究回顾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动人口聚集在大都市边缘(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并形成聚居区的社会空间现象,持续地激发了人类学、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学者的研究兴趣。
人类学和社会学学者同时展开了两种意义上的社区研究: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将流动人口聚居区作为一个客观实在的研究主体和对象,对之进行社区类型学的研究;二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将聚居区作为研究我国城乡社会流动现象和流动人口群体问题的一个具体而独特的场域(本质上并不是在研究“社区”)。以地理学、规划学和管理学学科为背景的学者,大多进行的是城市本位主义的研究,关注流动人口聚居区所处的城市地理空间位置——城乡结合部,探索聚居区在此形成的机制;或者从城市管理规划的角度,评判流动人口聚居给城市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特别是引致的管理问题,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城中村改造问题等。人口学学者主要基于流动人口在大都市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城市人口宏观调控状况,来关注流动人口聚居区。下面综合各学科的研究,本文着重回顾学者在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变迁、影响和作用,社区内部结构与功能及其互动关系,以及聚居区问题和治理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变迁
1.有关聚居区形成的六种解释
为什么聚居区的空间指向是大都市边缘区即城乡结合部?聚居区形成的机制是什么?是否可以用某种既有的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已有学者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解答。
第一种解释:城市化论。它强调城乡流动是聚居区形成的宏观背景。在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溢出的推动效应与城市更多就业机会和比较利益的拉动效应共同作用下,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大都市。城市自身的发展与扩张是中观动力。在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近郊区快速扩张,城市边缘区土地功能与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形成城乡结合部(千庆兰、陈颖彪,2003)。城乡结合部具备影响流动人口聚居区区位选择的诸多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因素、心理因素、管理因素。有学者指出,外来人口在北京城乡结合部聚居的真正原因在于北京市自身的近域扩展(宋迎昌、武伟,1997)。城市边缘村庄多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事实表明,有条件成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地域,在城市土地级差地租的排序中处于相对比较低的位置,无论是在房屋租金上,还是在城市生活的综合成本上,都是比较低廉的。此外,在社会制度与公共管理上也具有相应特点,即需要相对宽松的社会制度与公共管理氛围(如制度与管制过于严厉,难以与社会转型期充满自发性、变动性与灵活性的流动人口这一独特群体活动方式相容)(顾朝林等,1993;轩明飞,2005)。
国外关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往往比较集中体现在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上[城乡结合部并不是一个我国独有的概念,作为一个区域概念,在国外也有城市边缘区、城市蔓延区(the area of urban spraw)等多种称谓]。我国学者对国外的城乡边缘区称谓更习惯以城乡结合部来替代。这种关注本身多少说明流动人口居住生活的需求满足与城市边缘区的特点之间,存在比较高的契合性关系(冯晓英,2003;宋国恺,2004)。
虽然国内外研究比较表明,流动人口聚居在城乡结合部是某种共同的特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