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4~2015年流动人口在城乡结合部的社区融合

    作者:原晓晓 吴帅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摘要: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城市化与流动人口迁移大潮已成为发生在中国社会的最显著变化。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向外扩张时所新生成的城乡结合部问题备受关注,而在中国这场史无前例的城乡人口流迁运动中,社会融合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以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城乡结合部社区为个案,通过问卷、访谈等具体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概括出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现状,分别讨论促进和制约社区融合的因素,并探讨如何增进社区融合。本文认为,改善社区融合的对策不能仅停留在社区层面;社区融合的真正实现,需从制度层面予以公平保证,从社区层面予以具体管理和服务支持,从个人层面予以认同接纳。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跨区域流动进入城市,已成为经济和社会领域最显著的现象之一。截至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到2.45亿人。[1]农民工一方面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社会改革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日渐成为当前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聚焦于具体的社区层面,探讨流动人口社区层面的融合状况以及促进和阻碍融合的因素。以北京为例,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北京也因此成为外来流动人口的主要集聚地(黄公元,1998)。2009年北京市流管委统计数据显示,在首都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内共有流动人口404.1万人,占全市流动人口总量767.8万人的52.6%,占这些地区实有人口总量730.8万人的55.3%。在聚居区涉及的1673个社区(村)中,倒挂村有667个(流动人口超过户籍人口),占城乡结合部社区(村)的40%,其中,有81个流动人口总量在万人以上的倒挂村。随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更是越来越突出,相应地,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区融合问题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社区融合问题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当前学界关于流动人口的研究中,社会融合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在研究内容上也越来越丰富,但关于社区融合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流动人口能否参与并融入当地生活,进而获得住房、就业、医疗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服务,关系社会能否安定、城市能否繁荣。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探讨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促进性与抑制性因素,推动以流动人口融合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和管理模式,增强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以及社会融合。

    (二)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方式

    所谓个案研究(case study),就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以上的个体,如个人、家庭、社区、企业等,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查(袁方,2011:136)。本论文选择的研究个案为HD区XJH社区,它既处于城乡结合部,又是“城中村”,更是典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在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半结构式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等。问卷法以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来京务工时间在1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家庭与居住情况、消费与文化生活、社区交往与社区参与、城市社会关系以及城市认同等方面。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资料220份,有效回收200份,回收率为91%。其中,女性居多,有119份,男性有98份;近八成被访者来自农村;以青壮年为主,80%的被访者年龄在40岁以下;近九成被访者受过初高中及以上教育;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到六成以上。

    (三)概念界定

    1.流动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定义,本文在此引述三位学者的观点:黄公元(1998)将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定义为“一切在城乡结合部短期或长期居留,或从事各种活动的无当地户籍的外来农村或城镇人口”;而吴晓(2001)的流动人口概念专指“那些以谋生营利为主要目的、自发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迁移人口和暂住人口(主要由流动民工构成)”,而短期逗留的旅游过往人口则被排除在外;蓝宇蕴(2008)则把城市流动人口定义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在城市中从事经济报酬与社会评价均比较低工作而又同时不具有所在城市户籍的人员”。

    2.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合

    关于流动人口社区融合的界定,有学者认为,“社区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区为目的”(汤秀娟,2008)。也有学者认为“社区社会融合它表现在社区经济、社区公民权利及公民待遇、社区心理融入,及社区认同感等维度层面,是社会融合在具体社区层面的微观体现”(李增元,2013)。但也有学者认为社区融合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群体的文化心理认同、政治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热情等”(陆自荣、徐金燕,2014),突出社区层面的群体互动对于融合的重要性。

    3.城乡结合部

    学者们在这一地域的划分及概念界定上始终存在不同意见,各有侧重。在较早期的研究中,顾朝林等(1993)以“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来研究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