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民间信仰:推动宗教学理论研究

    作者:金泽 出版时间:2008年07月
    摘要:

    从当下中国宗教的发展态势看,需要调动一定的学术资源,加大对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在判断民间信仰的性质与功能时,要跳出“要么全部肯定、要么全部否定”的怪圈。民间信仰事项既有民俗性,亦有宗教性,因时因地因事而有所不同。民间信仰的“复兴”,不是简单的“克隆”传统,而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对于宗教学理论的发展来说,需要将普遍理论与地方性知识相结合而形成若干“中层理论”(或理论模式)。

    在我们看来,宗教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生活(常态的或形成某种运动),其核心是对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人们在宗教生活中会产生不同强度和诸多形式的心理体验,会在个人或群体的层面上表现出不同程式的崇拜行为。宗教生活不仅具有不同的行为规范和组织制度,而且会形成包括神话、神学和一系列象征在内的累积的传统。人们在宗教生活中把握生活(生命)的意义价值,获得身心的转变,并由此引发(或期求)社会的或文化的转变。

    宗教的发展演变是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历史过程:既有宗教自身的内部因素,亦有其所生存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既有无数个人的以宗教体验为基础的宗教创新,也有群体认同、社会制度和文化再生产的建构与淘汰机制;既有观念(或教义)、行为规范、圣时(节)圣地圣徒、仪式等累积而成的传统,也有因时因地因人而出现的变通与调整。这些因素构成宗教演变的动力,它们之间的互动关联十分复杂,使古往今来的宗教千姿百态。在宗教的演化路径方面,我们不是把不同的宗教形态简单地置于一个阶梯式的、新版本覆盖旧版本的上升序列中,而是将不同的宗教形态看做是一株生生不息的大树上的有粗有细、有枯有荣的不同枝杈。

    中国历史上的特定宗教形态很多很多,如儒教、道教、佛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如祅教、犹太教,如八卦教、一贯道,等等。研究每个宗教传统的人都有一肚子的问题需要在理论上作出解答。然而从宗教学理论的角度看,从当下中国宗教的发展态势看,我们认为需要调动一定的学术资源,加大对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因为民间信仰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仅仅是个历史“遗存”,它还是很有生命力的“活态”文化,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最近几年来,有关东北、华北、西北、东南地区的民族学、宗教学和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报告,也反映出民间信仰在整个中国并非个别现象,不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在一些地区,无论从信众人数看,还是从宗教活动场所的数量上来说,甚至超过了当地的“五大宗教”(指我国政府正式承认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2002年和2003年我们在福建调查民间信仰时发现,全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总量,是全省五大宗教活动场所的4~5倍。有些地方比例更高,有些地区正式登记的五大宗教活动场所只有40多个,而10平方米以上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却有400多个。

    然而,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的理由,不仅仅在于其数量多、信众广,更重要的是它在政策研究层面和理论研究层面,都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当我们现有的理论面对民间信仰的现象,概括有所不足或解释有所乏力时,我们首先不应去指责现象,说这不应该那不应该,而应当把事实的存在视为挑战,并把挑战视为理论发展的机遇。我们在这几年的调查研究中,感到民间信仰问题确实在推动我们在理论上的思考深入一步,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认为值得深入探索。

    一 如何跳出“要么全部肯定、要么全部否定”的怪圈?

    我们知道,在民间信仰是否存在的问题上,似乎没有什么争议。对民间信仰存在的规模和范围,虽有争论,但属于调查技术和预设尺度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事实判断的层面上,人们是在同一个方向上作判断,认为这是一个不能不承认的事实。真正深层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民间信仰,即对民间信仰作出怎样的价值判断。但是在这个价值判断的层面上,人们会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有的说这是草根文化,这是文化遗产,或直截了当地说这就是本土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尊重和宽容;但有人说这在古代属于“淫祀”,在今天属于封建迷信,是落后的和反科学的东西,应当彻底否定。

    两种不同的判断可能导致理论上的不同归纳和解释,也可能导致在政策上作出不同的决定。如果照这种非此即彼的判断行事,也许就会出现“要么全面肯定、要么全面否定”的局面。这种认识上和行动上的一刀切,理论上的形而上学,不利于社会和谐,因为这既不实事求是,也不顺乎民心。

    如果我们转变思路,也许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当我们把民间信仰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制度化宗教进行比较时,它是一个整体、一个独立的范畴。但是当我们深入考察和分析民间信仰时,就会发现它的内部如同其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