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
一 中国生态城市形态结构设计与规划特征
(一)城市形态结构和生态城市建设之关联
人类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着人类的聚居模式,而社会价值观在更深的层面影响着人类住区的发展方向。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对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资源经济、机械价值观辩证否定的结果,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是人类文明一次质的飞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场社会革命——生态革命。这场革命是全方位的,全球性的,不仅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格局,也将改变人类生存的空间组织形式,直接导向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971年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中指出应将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角度、运用综合生态方法研究城市问题和城市生态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生态学理论的广泛应用,以及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落的规划建设与研究。1984年苏联生态学家雅尼斯基(Yanitsky)正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后,生态城市理念获得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同。
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建设目标需要通过与规划相结合落实到空间层面,从而实现生态城市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是自然生态上的协调,更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上的生态协调,尤其需要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将“生态化”的思想贯穿到城市建设管理的各个层次。城市成为复合生态系统的载体,这里的载体包含着两层意义:一是载体表现为一种场所,城市空间成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内部运动与相互协调的场所,活动的集中与分散演绎着城市的结构,体现于外表就是城市形态;二是载体还表现为一种参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外壳,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具有自身的特征和模式(周春山,2007)。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生态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便利的交通网络,低能耗、低污染或无污染的生产格局等;而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必然要求新的具有生态属性、体现生态思想的空间结构和形态的营造。
迄今为止,我国现行的规划设计方法中未能有效融合生态的理念和技术,存在着偏向主观经验判断、城乡规划与生态规划脱节、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方法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生态城市的形态结构”这个问题依然含混,一些研究要么偏向其他学科,如生态技术,忘记了“物质形式”这个出发点,要么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不能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因此,加强生态城市形态结构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我国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技术水平,更能有效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城市形态的结构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一直都是城市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与实践的范畴逐步被扩展:古典的城市形态更多地与美学、几何及社会象征意义相关,如图底关系、几何形状所体现的“乌托邦”或者“宇宙秩序”等;随后,西方城市形态与经济社会联系起来,如欧洲的许多学派对街坊、绿地、公共空间、建筑高度等方面的研究,美国芝加哥学派根据用地、人种、经济状况等绘制的城市同心圆模式,以及不同研究与实践总结的带形城市、网格城市、单中心或者多中心模式;进而,城市形态学与心理学、环境行为、交通、环保、节能、城市管理等各个相关领域密切交流(杨滔,2008)。
审视西方城市发展演变史,我们也可以看出城市结构形态演变的大致脉络(表1):农业经济时期的城市往往尊重自然、自发演变、有机生长,总体上呈现一种与自然结合,简单、封闭、紧凑的特征,如中世纪的威尼斯,城市建设上体现了尊重自然并与之协调的自发生态思想;工业化时期,伴随着大机器生产方式的出现,城市人口快速集中,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各种商业金融机构向市中心集聚,使得城市呈现高密度集中式外延发展,城市多为单中心结构,城市内部实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工业化后期,针对单中心发展带来的日益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