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以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十三五”山西标准化发展

    作者:李志强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摘要:步入“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标准化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党和国家对标准化事业的关心重视前所未有,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全社会对标准化工作的关注支持前所未有,标准化已经前所未有地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面对未来的时与势,亟待以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十三五”标准化工作,助力“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

    步入“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标准化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党和国家对标准化事业的关心重视前所未有,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全社会对标准化工作的关注支持前所未有,标准化已经前所未有地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面对未来的时与势,亟待以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十三五”标准化工作,助力“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

    (一)在新的起点上,要用供给侧改革的内涵提升认识,夯实“十三五”标准化发展的战略基础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演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开始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供给侧改革,夯实“十三五”标准化工作的战略基础,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教训、客观审视自我、辩证分析生态环境变化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课题,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进一步适应,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历史的主动回应和对未来发展规律的科学依归。

    山西省委、省政府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早在2007年9月,省政府就印发了《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近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质监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的大力支持下,山西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标准化协同推进工作机制日臻完善。纵向上,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协调推进的管理模式;横向上,省直各部门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协作关系。在地方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等方面都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工作制度。2015年8月,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山西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同年11月,印发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2016年4月,印发了《全省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2016年行动计划》,为进一步推进山西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重要的制度供给。二是具有山西特色的地方标准体系初步建立。截至目前,山西共拥有现行有效地方标准830余项,标准化工作从工业、农业领域逐渐拓展到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评价认证标准制定、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服务业国家级示范试点项目建设等工作方面成效显著,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三是标准化辐射带动效应明显提升。近年来,太原、长治、晋城、运城四市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建设任务,稳健推进158个国家级、139个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标准化理念方法得以进一步推广传播,标准化人才团队得以进一步强化培育,标准化辐射带动效应得以进一步提升放大。

    步入“十三五”新时期,理念需要深化,标准化事业需要提速发展。面向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及廉洁和安全发展,适应全球标准化所呈现的三大演进趋势,即标准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抢先制定新兴领域先导性标准,标准化快速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充分发挥标准的“通行证”“润滑剂”“红绿灯”“连通阀”“均衡器”“防护堤”作用,需要打好标准牌,念好服务经。进一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要坚持“四个更加注重”。一是在发展机制上,要更加注重协同推进。坚持协同推进,完善适应山西发展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模式,承担起各级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责,发挥好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标准制定、体系建设、实施监督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在发展动力上,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坚持创新驱动,以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变政府标准化管理职能,推进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要素调控转向程序调控,打破政府单一供给标准的格局,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市场主体从标准的被动执行者转为主动制定者。三是在发展方式上,要更加注重内生推进。坚持科学管理,进一步强化开放、协调、效能等标准化管理理念,扭转“重制定轻管理”的倾向,促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相容激励,加强标准的有效实施,普及和推广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提升标准化管理成效。四是在发展质量上,要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坚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