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布局之年。从某种意义上讲,进入2016年就标志着我们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到来之际,我们根据2015年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问卷调查,对山东省社会发展形势和趋势、各种政策的执行效果、目前发展阶段的特点等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 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2015年,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化解过剩产能压力、生态环境治理压力、企业效益下降压力都非常大的情况下,山东经济社会形势保持了基本面的稳定和总体向好。这主要缘于各级政府对居民收入、消费、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持续改善。
图3-1 城乡居民对山东省未来经济形势的乐观程度
为对全省总体经济形势进行判断,我们设计了“经济发展前景”“企业发展前景”“出口形势”“房价控制”“日用消费品价格控制”“就业形势”六项指标(见图3-1),52.9%的受访者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其中对“经济发展前景”“企业发展前景”“出口形势”表示乐观的分别占76.8%、62.8%和54.9%,而对“日用消费品价格控制”“就业形势”“房价控制”表示乐观的程度相对较低,占比分别只有45.0%、40.8%和36.9%。城镇居民对未来总体经济形势的乐观程度低于农村居民,尤其是对“日用消费品价格控制”“就业形势”“房价控制”三方面表示乐观的比例都不足四成。
分区域看(见图3-2),东部对全省未来总体经济形势的乐观程度最高,对上述六项指标表示乐观的比例平均为55.7%;中部次之,平均为55.5%;西部最低,平均只有42.2%。东部对“企业发展前景”“出口形势”的乐观程度为各区域最高,相应比例分别为67.6%和60.5%;中部对“经济发展前景”“日用消费品价格控制”“房价控制”的乐观程度为各区域最高,相应比例分别为80.3%、47.8%、38.4%;而西部对各指标的乐观程度均为各区域最低,尤其对“日用消费品价格控制”“就业形势”“房价控制”“出口形势”表示乐观的比例均不足四成。这也是经济新常态的一个表现。
图3-2 东中西部居民对山东省未来经济形势的乐观度
(一)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总体评价较高
公共服务满意度是社会形势的晴雨表。图3-3显示,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四大项公共服务项目中,满意度最高的是社会治理和公共教育,平均满意度分别为62.4%和60.6%;住房保障平均满意度最低,只有35.4%。在各项目充足度和均衡度评价中,社会治理均居首位,61.0%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的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资源”是充足的,认为其分布均衡的比例也高达60.0%;医疗卫生和公共教育分列第2、3位,住房保障在充足度和均衡度评价中均位列末席,分别只有45.5%和45.1%的受访者对住房保障资源的充足度和均衡度表示认可。医疗卫生在方便度评价中位居首位,68.0%的受访者认为“当地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非常方便和比较方便;公共教育和社会治理服务的方便性认可程度也较高,均超过64%;位居方便度评价末位的仍然是住房保障(见图3-3)。由此可见,虽然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总体评价较高,但住房保障仍是各地在公共服务发展方面的薄弱环节以及“十三五”期间公共服务推进的重要着力点。
图3-3 各项公共服务项目评价
1.公共教育
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公共教育服务的平均满意度(62.1%)高于农村居民(58.7%)。在公共教育所涵盖的项目中,满意度最高的是义务教育和学龄前教育,分别为69.4%和63.6%;职业教育的满意度最低,只有52.6%。不过在最需要加强的公共教育项目中,选择义务教育的受访者比例为34.9%,仍居首位,尤其是农村居民择此选项的比例高达41.6%。可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仍然是“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公共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2.医疗卫生
得益于“十二五”期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进,山东省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得以快速发展。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平均满意度为56.9%)高于城镇居民(平均满意度53.1%),除“预防接种”和“重大精神疾病管理”的满意度略高于农村居民外,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其他各项目的满意度,城镇居民均明显低于农村居民。
在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各项目中,满意度居前两位的是“预防接种”(75.7%)和“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保健”(61.1%),“重大精神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