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06~2015年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作者:崔磊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摘要:

    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通过对畲族人口万人以上的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安徽六省国家级、省级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状进行梳理,结合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所涉相关政策法规和学术研究,深入探析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发展现状、特点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She Ethnic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Its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has great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esis combined with the correlated polices,laws and academic studies,sorte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tems that involve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She Ethnic in Fujian,Zhejiang,Jiangxi,Guizhou,Guangdong and Anhui province. Article analyzed its current situation,characteristics,deficiency,and put forward som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畲族作为中国南方民族,历经一千多年,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四散迁徙至现代居住区域。南宋以前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始出现“畲民”、“畲人”和“畲客”的专用称谓,1956年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畲族具有本民族语言——畲语,但无本民族文字,习用汉文,颂唱畲歌,与瑶族同源相近。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安徽、湖南7省80多个县(市)域境内,其中90%以上分布于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福建省畲族总人口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主要分布在福州、三明、漳州、宁德、龙岩等地区的11个县市境内;浙江省畲族人口约占全国畲族人口1/4,主要分布在温州、丽水、金华三个地区10多个县域境内。1985年4月22日,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是中国首个且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有“中国畲乡”之称。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畲族人口为70.8651万,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0.623%,列少数民族第19位,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实践探索经验。

    一 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民族特色文化遗产的各种表现形式总称,通过口头、实物、场所等文化表现空间而存续。它以非物质为特征,归于民族,源于遗产,质于文化,载于名录。每个民族在长时段、宽领域的发展变迁中,都不可避免地与周边民族、区域发生高频率双向互动,由此最终形成了该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丰富性、共享性和包容性。

    文化部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认定条件包括:第一,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第二,具有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第三,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重大影响;第四,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1]因此,为保证本文研究的客观性、针对性,结合文化部相关认定条件,文中所涉及畲族非遗的基本范畴,以我国官方公布的四批四级非遗名录为研究对象。另外,借鉴专家学者提出的各种非遗分类标准,以下述三个要素梳理各级名录中的畲族非遗项目:第一,项目以畲族命名,为该民族独有;第二,项目由畲族主要聚居地区申报,具有地域性特点;第三,一些汉族传统文化形式在传入畲族地区后,被畲族民众广泛接受,并融合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形式传承下来[2]

    在公布的国家级非遗四批名录中,按以上要素标准可计入畲族非遗的项目共8项(见表1),分别为第一批(2项),第二批含扩展(3项),第三批含扩展(1项),第四批含扩展(2项)。其中,大多数国家级非遗项目集中于福建省(6项)和浙江省(4项)[3]。在项目类型上,民俗类占比居首,达50%,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各占12.5%;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则无一入选(0项)。

    表1 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畲族非遗项目统计

    按照上述统计方法,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广东、安徽六省省级非遗名录中可列入畲族非遗项目的总数达到46项(见表2)。其中,福建省19项、浙江省17项、江西省4项、贵州省2项、广东省2项、安徽省2项。民俗类18项,占比近40%;传统音乐类6项居其次,占比13%;传统技艺类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分别以5项紧随其后;传统舞蹈、民间文学、传统医药又少之,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所占比例极少,曲艺类则缺失。

    表2 闽、浙、赣、黔、粤、皖六省省级非遗名录中畲族非遗项目统计

    二 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一)著作情况

    自1956年畲族被认定为单一的少数民族之后,针对畲族的社会调查和理论研究即开始起步,但成果较少。改革开放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研究畲族的学术著作大量涌现(见表3),研究领域不断扩大,2006~2015年十年间更是不断涌现。据笔者粗略统计,以“畲族”为主题词的著作有70多部,学术论文1369篇。其中2006~2015年十年间,著作53部,占比69.74%;学术论文868篇,占比63.40%。

    2006~2015年十年间,学术著作在经历了早期畲族文化概述、文化类型研究、祖地文化、分区域畲族志后,开始对畲族古籍总目、族群认同、迁徙融合、社会变迁、伦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