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文化+”视域下非遗保护与利用研究——以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以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

    作者:龚翔 肖炜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类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更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文明成果,它们是传统文化最本真、最原生态的保存与见证。新时期,在“文化+”视域下,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的保护与利用应当把握好时代机遇,积极融入“互联网+”战略;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宽文化传播维度;加强整体性保护、数字化保护、智慧化传承;大力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以此形成当地非遗活化保护与利用的良好互动机制,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轮驱动”。

    Abstra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not only the crystal of human’s wisdom for thousands of years,but also the achievement of civilizations during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which is the most essential and original preservation and record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new period,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conomics normal “Culture+”,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CH in eco-cultural and experimental areas of the southeast of Guizhou province region should grasp opportunities of the best times and assimilate into the strategy of “Internet+”;Besides,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CH can make use of new media to broaden dimensions of cultural diffusion,to reinforce holistic and digital protection and intellectual inheritance. Then vigorously develop characteristics national culture industry and promot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refore,better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the activation of ICH is found,achieving the two-wheel drives between culture and economy.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任何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文化结晶,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民族文化最具本真性的体现。随着“文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掀起了一股“民俗热”“非遗热”浪潮,传统非遗的相关问题更是受到了空前的关注,随之而来的则是非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所谓“文化+”,绝不是简单地程式化加减,而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与观点。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部一个多民族共居省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而黔东南民族文化实验保护区中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瑰宝”则更是维护当地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不竭源泉。新时期,我们如何把握好时代机遇,将这些极富民族魅力的文化资源更好地展现于世人成为时代的命题。本报告以黔东南州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阐释非遗的文化价值以及社会功能,分析当前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以期探索出新时期当地非遗保护与利用的科学路径,不仅可以为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基本概况

    早在1992年的国际旅游年会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就已被列入全球“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区之一。随后又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有“世界上最大的民俗博物馆”之称。2013年文化部正式同意设立“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据2014年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全州有苗、侗、布依、水、瑶等32个世居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接近80%,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黔东南州不但有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和黎平肇兴侗寨这些闻名于世的少数民族村落,还有如行云流水的苗族飞歌和余音缭绕的侗族大歌,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众多游客。

    (一)当地传统非遗资源简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为我国首批“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拥有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手工艺、民俗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含扩展项目)中有53项72处入选,居全国同级行政单位前列。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92项241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54项300处,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208项。黔东南州的民族文化是以苗族文化和侗族文化为主体,水族、布依族、土家族、畲族、仫佬族、壮族、瑶族等多民族文化共同组成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各少数民族非遗在历史进程中共同发展,世代传承并延续至今,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的物质、精神文化。随着黔东南州非遗队伍的不断壮大,对全州非遗资源进行有效抢救、保护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见表1、表2、表3)。

    表1 黔东南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2 黔东南州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3 黔东南州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黔东南自治州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成功推广,贵州传统特色民族文化也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逐步展现于世人。黔东南州非遗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还具备了不可忽视的社会功能。

    首先,历史传承。非遗是少数民族同胞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延续,历史的传承使得当地文化生态系统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次,社会和谐。多元的民族文化在对外传播的同时,能够提高各地民众对族群文化认同性、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再次,艺术审美。传统非遗具备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极富民族特色的元素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与创意;最后,经济开发。这些传统民俗文化同样也是旅游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合理的利用与开发有助于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贵州黔东南州地处中国西南部偏远山区、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当地传统文化生态系统也得到了较好保护,充分保留了“原生态”的民族元素,这也是未来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宝贵财富。

    二 黔东南州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本措施与经验

    近年来,当地政府不遗余力地对非遗进行保护与利用,于2007年成立了“非遗中心”,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