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01~2014年我国公众反恐意识及全民反恐模式研究

    作者:王世杰 马加名 张缔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近年来发生在境内的暴力恐怖事件,分析探究我国恐怖主义袭击的发展形势。笔者自行编制“我国公众反恐意识调查问卷”,分析当前我国公众反恐意识的整体水平及其特点,探讨影响公众反恐意识水平的关键因子,提出有效可行的公众反恐意识水平提升路径,并构建全民反恐的科学模式。

    Abstract:

    This article systemizes the violent and terrorist events that happened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and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violent and terrorist assaults in our country. By establishing a questionnaire of the public’s anti-terrorism awareness of our country,we hope to discover the entire anti-terrorism awareness characteristic of our nation at present,and talk about the fact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his,we’ll propose a practicable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s anti-terrorism awareness and structure a scientific model of 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一 引言

    “恐怖”一词来源于拉丁语“Teppop”,意为“害怕、惊恐”。最早的恐怖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当时亚述帝国为了威慑敌人,采取残暴手段,镇压巴比伦的反叛。恐怖活动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曾留下许多令人难忘的流血事件和悲惨教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物质、精神与政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导致恐怖主义及其犯罪行为发生的主客观因素不仅没有减弱,反而随恐怖主义事件呈现高强度、高频率的突发趋势。特别是从2001年的“9·11”事件以来,虽然本·拉登经过多年追杀已经被击毙,“基地”组织受到很大打击,但至今恐怖主义活动仍然此起彼伏,反恐斗争依旧是全世界都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恐怖主义问题,作为“21世纪的瘟疫”,已经给现代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创伤。尽管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法律定义至今仍缺少统一认识,但人们对恐怖主义的危害性及反对恐怖犯罪的重要性早已达成共识。反对恐怖主义已成为全球多个国家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中国也日益向国际社会表明了打击恐怖主义的决心。接连发生的多起暴恐事件,使中国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共识:高压打击恐怖主义,已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政治局的第1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斗争,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嚣张气焰打下去。要建立健全反恐工作格局,完善反恐工作体系,加强反恐力量建设。要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筑起铜墙铁壁”。

    随着恐怖主义的肆虐和恐怖袭击的频繁出现,党和政府已逐步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反恐工作体制,并在反恐斗争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但是由于我国反恐体制建设起步较晚,在反恐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从国外反恐工作的实践和我国集中力量、打人民战争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看,反恐工作应当是在国家机关领导下,由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而不能仅依靠政府部门单打独斗。因此,反恐这个在很多人看来原本距离人民大众较为遥远的词语,已经悄然逼近普通公民,我国反恐战略也逐步朝人民战争方向转移。

    由于我国全民反恐战争尚处于起步阶段,人民群众和各社会力量对恐怖主义及其危害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公众主动参与反恐的积极性还相对缺乏,社会力量参与反恐的职能定位较为模糊、参与机制亦不健全、相关保障还有待完善。诸多的问题与不足致使公众参与反恐工作的水平不高,实际作用发挥不够,全民参与反恐的合力难以形成,反恐效率难以提升。因此,新时期对我国的反恐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对公众的反恐意识水平进行深入调研、对我国全民反恐模式进行科学探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 恐怖主义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恐怖主义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自2001年的“9·11”事件后,中国人初次认识了恐怖袭击,也初次认识到恐怖袭击的严重危害。因此,本研究以2001年作为国内历年恐怖事件统计的时间起点,以互联网搜索引擎为数据检索核心工具,系统梳理2001年至今的重要恐怖袭击事件(见表1),并以此作为我国当前反恐现状分析的重要参考。

    由表1不难看出,自2001年开始,国内几乎每年都有暴力恐怖事件发生,攻击途径和方式日益多样化,伤亡人数日益增多,对人民安全的威胁随之增大。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形态、犯罪手段、社会危害呈现扩大态势,受国际性互动影响,我国境内恐怖主义及其他恐怖活动的威胁也一直存在,并因国际和地区不利因素的增强,民族、宗教和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互联网普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恐怖袭击呈现加重态势。

    虽然目前国际恐怖组织大鳄并未将触角伸到我国,但从统计数据来看,近年来在国内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数量增加的幅度较大。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受国内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邪教的存在及其猖狂的活动、经济转型过程中失业问题的普遍存在以及贫富差距的加大、国外恐怖主义组织逐步向境内渗透、现代科技的异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现在仍面临恐怖袭击高发频发的危机,国内近年来总体反恐形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