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涵,是政治现代化的基本标志,是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历史演进大背景中展开和实现的,是与一个国家的整体现代化进程和民主化生成互动相关的。概而言之,国家的现代化方式和特征限定了民主化进程,民主化的进程限定了政治参与的方式和特征,反之,政治参与的方式和特征也决定着一个国家民主化的进程和特征。
当代中国现代化正在路上,处于全方位推进的关键时期,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协调共进。在此现代性转型的重要关头,如何理解当前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如何更好地推进政治参与及民主发展?就不能仅就政治参与谈政治参与,还需要联系更为广阔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及民主化路径。
本文依据现代化、民主化与政治参与依次限定及互动共进的视角,拟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参与进程和特征加以历史性和制度性解读,并延伸涉及政治参与进一步提升的制度创新和路径突破。
一 现代化道路限定民主化进程
推进现代化,是近世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宿命,是一个注定要展开和实施的国家性战略。国家现代化,不仅是国际竞争的压力所迫,更是各国人民的内在追求。所以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推进方式是与本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紧密相关的。不同的历史社会条件,决定着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和方式。而民主化作为现代化的内在构成,是在现代化的进程和架构之下展开的,因此,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也限定了一个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当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及进程,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民主化方式和特征,这是一个各种历史性因素和制度性力量综合作用的发展过程,具有以下特征。
1.现代化是国家发展的唯一“主题”,民主化从属于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从近代中国遭遇西方威胁侵略开启的,是“被迫上路”的无奈选择,是在巨大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危机中一路艰难前行的。[1]具有国家主导的“后发追赶型”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的现代化发展“主题”具有压倒一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接续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遗产和路径特征,近三十多年来的“一路狂奔”式发展,更是进一步强化和提升了“发展主题”,现代化发展成为唯一的“硬道理”。加之,中国没有经历全面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民主化的结构性和制度性变革也从未成为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和紧要任务。
所以,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从未成为一个“独立性”的变革主题,从近代以来,一直从属于和依附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时刻服务于和围绕着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和重点任务的。新时期的当代中国,更是进一步强化和固化了这一路径特征。中国民主发展的战略、步伐和路径、举措,是必须围绕和紧跟国家现代化的战略和节奏的。
2.国家现代化具有目的性,国家民主化只有工具性
当代中国的民主化从属于现代化,民主化服务于现代化,由此历史性地决定了国家现代化具有目的性价值,而国家民主化只是具有工具性的手段。民主化的规范性价值意义,从未得到过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发扬,与民主的价值意义紧密相连的公民权利和自由也就一直处于边缘和依附状态,有时甚至受到“打压”和“蔑视”。以公民权利为本位的民主体系无从得到系统性构建,民主化发展所需要的内在权利基础和法治化保障也无从得以全面落实。
从国家发展的层面,提倡所谓的“发扬民主”,是为了调动人民投入国家建设的积极性,“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2],而目的是在经济、社会领域激发公民的自主创新和主动活力。在地方治理的层面,各地推行的“协商型民主”,也只是为了更顺畅地推进地方发展和维护地方社会秩序,是在“民生工程”意义上的“参与性民主”,这在“以民主促民生”这一地方性发展口号中得到充分体现。
3.国家主导现代化进程,国家也主导民主化进程
国家主导(内在的是执政党主导)现代化战略部署和政策实施,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特征,具有巨大的制度性优势,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此执政逻辑和制度惯性,依附于现代化逻辑的民主化逻辑,也自然是国家主导下的展开过程。
由国家主导民主化进程,同样也具有其制度优势和制度绩效:一是能够掌握民主化的步骤和举措,使其紧密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