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
2014年,北京市体育产业总体呈现出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融合发展渐成趋势,产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发展趋势;其主要特征是:赛事引领作用突出、引导资金拉动效果显著、产业基地集聚效益显现。在体育市场化方面,北京体育产业呈现出体育服务业企业比重上升、体育服务业企业中内资仍占据主导地位、体育服务业中私营企业的比重提升、职业体育三大球成绩显著,市场化水平有所提升的发展趋势;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体育健身休闲业发展缓慢、电视转播市场低水平徘徊、体育资本市场化程度偏低、体育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发展建议为:保障体育资源与社会资本对接、促进体育企业与消费市场对接、推进产业政策与困难企业对接、促进融合业态与其他产业对接。
In the year of 2014,sports industry of Beijing overall trend showing huge development:the industrial scale and structure was further expanded or optimized,new formats are emerging continuously and trend towards integration,the international level was also further enhanced. The main feature of sports industry in Beijing is that events,funds and industrial bases have made remarkable effect in leading,pulling,and agglomerating the industry. In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the proportion of sports services companies has risen,in which domestic-funded companies still dominate and private sector increase;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the three big balls(football,basketball and volleyball)made an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professional sports. While,the main problems were that:the sports fitness and leisure industry was less developed,the broadcast market was stayed,the capital market was in a low degree,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was not high enough. Therefore,it is suggested that guarantee the connection of sports resources and social capital,matching sports companies with consumer’s need,exert industrial policy influence on business difficulties,and joint the integrated formats with other industries.
体育产业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北京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与首都的四个中心功能的战略定位相适应,必须与不断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发展趋势相适应。自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市体育产业在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加速,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北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2号),明确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引领了北京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012年,北京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2〕17号),提出进一步促进北京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推进了北京市体育产业自我提升的进程。
从2012年起,北京市构建并启动了关于体育产业分析的多种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是在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实际,特别是围绕北京市体育发展环境、体育产业发展规模与速度、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国际化水平、体育产业基地和体育新兴业态、体育企业结构等,对体育市场化和产业化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
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的下发,给我国体育产业注入了一股春风,也使得北京市体育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 北京体育产业总体发展趋势
(一)体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十二五”期间,北京体育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内生性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较为迅猛,体育产业发展规模稳步扩大,经济社会效益日益凸显。2011~201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14.5%,总收入年均增幅达16.8%。
2013年,全市体育产业实现收入863.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12年年增长11.1%,2008~2013年年均增长15.1%[1];从业人员13.2万人,比2012年增长7.3%,2008~2013年年均增长5.3%。从劳动生产率来看,2013年,全市体育产业人均实现收入65.4万元,较2008年增长56.2%(见表1)。
表1 北京市体育产业主要指标年均增长情况
续表
(二)体育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体育服务业的规模及其在体育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扩大。体育服务业作为北京市体育产业的核心,其产业主体地位不断稳固,收入增长速度最快,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最高,在全国处于显著领先地位。
2013年,北京市体育服务业实现收入306.7亿元,比2008年增长1.1倍,五年间年均增速达16.3%,高于体育产业整体年均增速1.2个百分点,占体育产业收入比重由2008年的33.8%变为2013年的35.5%。
2013年北京市体育服务业从业人数为7.4万人,占体育产业总从业人数的比重为56.1%。
2013年,北京市体育服务业企业法人达4302家,比2008年增长1.1倍,占体育服务业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为83.9%,比2008年提高2.5个百分点。2008~2013年,体育服务业对体育产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7.2%,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北京体育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融合发展渐成趋势
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增长活力的各种新兴的体育产业新业态。在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会展业、中介业等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新兴业态不断涌现。自2013年以来,体育科研、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中介、体育会展等新兴融合业态发展态势向好,收入增速较快,比重提升较为明显,释放出无限活力。体育服务业与文化、旅游、会展、互联网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不断丰富、机制不断完善。
2013年,北京市体育科研活动和体育培训活动收入分别为12.2亿元和6.4亿元,占体育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4%和0.7%,比2008年分别提升1.0个和0.2个百分点。体育培训机构不断涌现,培训项目不断丰富,培训市场不断扩大,出现了一批有实力的民间体育机构和品牌。截至2014年,根据北京市体育局的统计数据,北京市共有青少年俱乐部215家(见表2),它们承担着“吸引广大青少年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优质的体育服务”[2]这一重要的社会功能。
表2 2014年北京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数据
滑雪等体育旅游项目发展已粗具规模。2013年,北京市9家主要滑雪场接待游客77万人次,接待收入达到1.3亿元。与旅游业结合在景区举行的徒步活动、登山活动和自行车活动等户外运动项目方兴未艾,带动了相关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