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平稳,再探中国效率模式和区域发展

    作者: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摘要:

    受人口结构变化、大规模工业化进程结束以及城市化推进等诸多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结构性减速通道。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国的经济调整,不仅要重视周期波动的熨平,而且要重视长期结构性问题的纾解。进一步,基于劳动生产率因素分解和生产函数的计算表明,“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维持在6。3%~6。8%。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央确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实施的一年,如果能成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能为中国经济二次转型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中速增长。

    一 2016年宏观经济平稳

    2016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7%,整体上看经济增速下行趋势未改,但下行速度有所减缓,有些经济指标向好,预计2016年宏观经济总体稳定,经济整体增速不会低于6.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和深化,但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仍有很多不确定性,还需不断探索新的效率提升道路。

    2016年中国经济整体下行趋势显著,但增长周期波动呈现向好的迹象。初步核算,2015年GDP为67.67万元,比上年增长6.9%。就2015年四个季度的具体情况来看,GDP同比增速分别为7.0%、7.0%、6.9%和6.8%。就三次产业增长情况来看,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08万亿元、27.43万亿元和34.16万亿元,同比增长3.9%、6.0%和8.3%。中国GDP年度增速在1990年之后再度“破7”,季度GDP增速则从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低于7%,中国GDP增速已进入“6时代”。从趋势上看,经济增速“下台阶”过程仍未结束,2016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7%。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也呈现某些向好的迹象。根据中国1992年第一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GDP增长率数据,通过滤波分析去掉趋势项后发现,当前中国GDP增长处于经济周期的上行阶段,经济向好倾向明显(见图1)。潜在增速下滑反映出中国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通道,但受宏观政策影响,经济同时表现出周期向上波动态势。预计2016年经济增长水平将维持在6.7%左右。与此同时,CPI在经历了前几年比较明显的下降以后,逐步稳定在1%~2%(见图2)。从变动的趋势看,如果没有其他外部因素的干扰,CPI在这个区间的波动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图1 中国GDP增长率HP滤波图

    图2 中国GDP与CPI变动趋势

    谨防汇率贬值引发悲观预期,预防外部风险对宏观稳定的冲击。相关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见表1。我们发现,汇率变化一改2000年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上升的态势,201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超过了5%,这表明汇率市场上的交易者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前景并不是非常看好。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许多新兴市场国家,由于汇率的过度波动会传递到实体经济,一旦形成贬值预期,可能会对未来宏观经济形成很大的冲击,严重者会出现经济萧条或者经济危机。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拉美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循环出现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大多是由汇率问题引起的。也许有人会指出,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不断下降,出口困难,贬值将有利于促进出口。但是,汇率的变动并不仅仅会影响外贸,还会影响对一国经济的信心,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其经济的稳定度本来就比市场化国家低。汇率波动是一种外部冲击,会影响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及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一旦预期发生变化,其对经济的负面作用就会不断放大,最终会冲击宏观经济的稳定。所以,稳定汇率预期,对中国的经济稳定很重要。事实上,2015年和201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两次比较大的下降,都引起了国内证券市场和其他相关市场的大幅波动。所以,汇率会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表1 2015~2016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中国进出口贸易下降趋势显著,通过外贸拉动增长的空间有限。通过表1关于外贸的变化我们发现,出口的月度值变化很大,但总的趋势是下降的;进口的月度值变化小于出口,但下降幅度更大。由于中国进口产品的特殊性,大部分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原材料,进口量不一定下降那么大,但国际市场上的大宗商品价格近年来下降幅度很大,所以进口产品的价值下降幅度很大。对以加工产品出口为主的这些经济体而言,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有利于出口,也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但这一因素在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中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原因是国际市场总体在萎缩,出口量上不来。从趋势看,延续了几十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黄金期可能已经结束,尤其是发达经济体普遍进入了一个低增长的时期,经济内部扩张的动力已经严重不足,需要一段时间来积蓄动力。未来几十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不会太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对外部经济的依赖度非常高,受到的外部冲击也相对比较大,在扩大出口方面,未来的空间不一定很大。因此,外贸总体趋势应该是趋于平衡,贸易顺差会逐渐缩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也会变得很小。

    M1与M2增速“剪刀差”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可能面临“流动性陷阱”威胁。2016年6月末,狭义货币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