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
Shanghai is the birthplace of China’s working class and modern labor rela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in China has been implemented,with which the base of Labor Union becomes bigger,the function of Labor Union is also deepened and adapted to this situation. The focus of Labor Union is to protect the basic rights of the labor;the content of services provided by Labor Union is to meet the various demands of the labor;the target of Labor Union is to maintain the hormo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labor and the capitalist. What’s more,Labor Union in Shanghai has some particular features,such as extensive service and public oper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the union should protect the legal rights of the labor and participate in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service. The union also needs to innovate in right protection system,the grassroots system,and organizational system.
Keywords: | protect rightShanghai Labor Union |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和现代社会劳动关系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上海工会的发展,包含着这种历史的因素,也有面向未来的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围绕党对工会组织的要求,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以组织发展为视角,包括从组织的基础、功能、机制和体制等方面,描述上海工会的改革与转型,以印证作为社会发育和社会建设的一般轨迹,作为人民团体在其建设和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公共性和服务性特点。
一 组织基础的扩大
工会的组织基础,就是工会的会员,即会员的数量与结构及其组织状况。了解上海员工队伍的变化、新的构成要素,有助于理清上海工会的组织基础,把握组织变化的特征。
1. 1949年后上海“劳方”的数量增加
劳方,实指“工薪”劳动者,相对企业或资方而言,即符合工会组织对象的特性的非农劳动者。1949年后,上海“劳方”的变化是明显的。从表1可看出,1949年初,劳方(职工)占劳动者(即从业人员,包括城镇个体和农村集、个体及其他劳动者等)半数不到,且100%为国有职工,具有“单位身份”的特点;“文化大革命”中,劳方队伍在扩大,占全体从业人员的比例近57.65%,国有单位的职工还是为劳方所主导,约有80%的比例;80年代末,职工队伍已过500万人,其中将近4/5为国有单位职工。劳方在数量上增加较快,上海工会组织基础相当厚实。
表1 1949年后上海“劳方”变化的主要数据
进入21世纪,上海“劳方”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表2表明,上海从业人员从2000~2006年,共增加了140万人;市统计局统计的劳方的职工人数也同期增加了100余万人;市总工会统计的职工人数(包括非沪籍的在沪工薪劳动者或签订过劳动合同的,故更为符合“劳方”的实情),职工人数从2000~2006年增加了近200万人;因而,上海的工会会员也从2000年的373.8962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565.2252万人,共约增加了190余万的会员,平均每年约增加30多万会员。
表2 2000年以来上海“劳方”变化的主要数据
按照最新的《上海工会年鉴》,目前上海从业人员已达1000万人,职工740万人。在2007年上半年,上海工会会员总数突破600万人,比2006年底净增加35万人。上海工会会员一般占职工人数的81%,这是上海“劳方”的主要数据,也是上海工会组织的基础状况。
2.改革开放带来新的职工结构
改革开放及劳动就业的扩大,包括就业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不仅促使“劳方”队伍数量的增加,而且还促使职工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员工成分很多,除国企员工外,上海集体的、私营的、乡镇的、外资的、改制的、非公的等各种企业的员工大量产生,并且变化又多又快,是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所带来的新现象。
国有单位员工,最初在上海(1949年)是100%,劳方员工均为国有企业或国有单位的,以后也是占据大多数,比例在93.8%~77.9%之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有企业员工的比例逐年减少,从1979年的78.9%,到1995年的68.9%,再到2000年的58.8%,这从上述图1、图2的数据中也可推算出来。按照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上海国有单位员工人数已不足230万人,到2006年仅有146万人多一点,国有单位员工占员工人总数比例已下降到29%。
集体企业员工,即集体所有制企业员工,最初为合作企业员工,1950~1952年从1.02万人增加到8.74万人;1960年和1962年,其人数分别为62.52万人和45.13万人,由于精简,集体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下降到19.34%。1979年之后的三年中,集体员工人数每年增长5万人左右,1981年时已超过100万人。10年后,集体员工的数量开始下降,1992年和1994年其人数分别为97.88万人和82.17万人。2000年后的集体员工数也是下降,当年为47.45万人,到2002年为35.68万人,2004年为24.27万人,2006年为18.11万人,占2006年员工总数比例为3%。
私营企业员工,上海刚解放时有68.15万人,占全市员工人数的70%,但随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后,全部成为全民所有制员工。20世纪80年代后,私营经济重新得到发展,其员工数也不断增加。1988年有3859人,1989年增至16165人,1994年达到180044人,占员工总数的7.76%。进入21世纪后,上海城镇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增加更快,2000年58.23万人,2002年118.97万人,2004年192.12万人,2006年则达到240.76万人,为当年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