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发展进程

    作者:贺俊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首先分析了“十一五”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其次评价了长三角地区工业化水平,然后总结了工业化进程的特征,最后对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提出了建议。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的接合部,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十一五”期间,虽然长三角地区工业化速度放缓,但整体工业化水平继续领跑全国,所处的工业化阶段由后期的前半阶段进入到后半阶段。

    一 “十一五”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保持了与全国同步的GDP增速,经济发展水平依然位列全国首位。如表4-1所示,2010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1.51%,较2000年提高1.95个百分点,较2005年下降0.72个百分点。从发展变化看,自1995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规模在七大区域中一直排名第一,与排名第二的珠三角地区比较,占全国GDP的比重始终保持约5个百分点的优势。“十五”期间,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领先全国平均水平的优势最为显著,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了2.67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向型特征明显,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并没有显著下降,这说明该地区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一定成效,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所提高。

    表4-1 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及其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趋势

    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长三角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0881亿美元,占到全国总量的36.59%,其中出口总额6326亿美元,进口总额4564亿美元,分别占到全国总量的40.01%和32.69%,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分别比2005年增长108.65%、117.84%和97.58%。2010年,长三角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528.4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55.56%,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有所上升。截至2010年,长三角地区近2500家企业参与对外投资,投资额超过130亿美元。

    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作为区域龙头的上海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城市发展迅速;整个长三角区域内城镇密集,并且各具特色,发展活力强,形成了分工合理、互补发展的城镇体系;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2.9%,上海市城镇化率在全国排名第一,浙江省、江苏省的城镇化率在全国省区中的排名仅次于广东,分别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民生显著改善。2010年,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1838元、27359元和22944元,年均分别增长11.3%、8.2%和10.2%;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达到13746元、11303元和9118元,年均分别增长11.3%、8.4%和8.2%。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稳步推进,义务教育水平在全国领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以社区文化活动为重点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二 长三角地区工业化水平评价

    表4-2比较了2010年长三角地区与全国和其他区域的各项工业化水平指标的数据,表4-3列示了2005年和2010年长三角地区与全国和其他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评价结果的比较情况。基于以上两表,可以对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进行分析。

    从人均收入指标看,2010年长三角地区人均GDP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七大区域中排名第一。从历年变化情况看,长三角地区人均GDP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增长迅速,从2000年的13903元增加到2010年的55264元,增加了近3倍。2010年该指标得分为92,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而该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仅为60。人均GDP排名第二的珠三角地区得分也只有76,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长三角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人均收入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

    表4-2 2010年长三角地区工业化的原始数据

    表4-3 长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分项及综合得分

    从三次产业产值比指标看,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为4.7∶50.1∶45.2。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在七大区域中最低;第三产业比重达到了4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七大区域中排名第一。2010年长三角地区该指标的工业化评分为82,远远高于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