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河北省土地面积18.7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0%,2010年末常住人口达719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36%。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河北省已经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跨越到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目前,河北省的工业化水平尚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一段时期,是河北省经济总量继续扩大,经济加快发展和工业化提速的重要时期。
一 “十一五”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1万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万亿元,同期,人均GDP由14782元提高到28668元。2010年,河北省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10.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30.8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3倍和2.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182.8亿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850亿元,比2005年增长2.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31.1亿元,比2005年增长1.3倍。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由2005年的14.9∶51.8∶33.3调整为2010年的12.6∶52.5∶34.9。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10年,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20亿元,是2005年的3.5倍;旅游业总收入突破915亿元,是2005年的2.3倍;服务业增加值6850亿元,是2005年的1.8倍。
工业化发展的支撑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0年,河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07公里,比2005年增加2172公里,跃居全国第三位;铁路通车里程达到5300公里,比2005年增加400公里;黄骅综合大港顺利开航,全省港口吞吐量突破6亿吨;河北航空公司成立运营,4个机场相继建成,3个机场加速建设,旅客吞吐量达到300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6倍。南水北调河北段等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络基本形成。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承载力显著增强、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农村各行政村基本实现公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
渤海新区建设全面启动,沿海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按照“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的战略理念,加快沧州沿海地区开发开放,成立了沧州渤海新区,确立了“一市三园”管理体制和港、产、城三段式发展模式以及黄骅港综合港区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一步达到十万吨级并实现开航,开启了沧州沿海开发开放的新篇章,为加快临港产业集聚,打造冀中南区域发展增长极和沿海经济隆起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渤海新区产业集聚步伐加快,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仓储物流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16平方公里的黄骅新城起步区建设全面启动。2010年渤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321亿元,增长19.9%;全部财政收入完成52.5亿元,增长4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0亿元,增长32.2%,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成为沧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十一五”时期,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07元提高到161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482元提高到5510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5678.4亿元,增长1.2倍;5年城镇新增就业265.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4.1万人;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扎实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4.5%,城乡低保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增长。
节能减排工程扎实推进,环境质量得到新提升。“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深入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和“8755”减排工程,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0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分别降低18.2%和11.8%。全省15个污水处理项目和13个垃圾处理项目全部建成,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100%、85%和99.5%。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强重点领域生态环境保护,2010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4天,比2005年增加49天。
总的来看,“十一五”时期是河北省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效的五年,是打造大港口、发展大交通、修建大水库、建设大城市、推进沿海强市建设、提升沧州战略地位的五年,是发展大炼油、培育大钢铁、提升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实力的五年,是节能减排工程扎实推进、民生发生较大改善的五年。
二 河北省工业化水平评价
表15-1给出了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