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土地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2010年末全省人口6827万。“十一五”期间,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徽省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实现了从初期后半阶段向中期后半阶段的跨越,工业化综合指数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和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
一 “十一五”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时期,安徽省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全省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350.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263.4亿元,年均增速达13.4%;财政收入由656.5亿元增加到2063.8亿元,增长2.1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近3000美元,与全国相对差距缩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工业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3%,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364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5%。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和新兴产业地位提升。装备制造业、汽车、优质金属材料等千亿元产业进一步做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地位提升,产值已达规模以上工业的15%左右;汽车成为国家自主品牌的重要力量,家电产能保持全国领先,先进制造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全省工业五年累计投资15322亿元,年均增长40.9%。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7614亿元,年均增长34.6%以上。企业创新能力增强,2010年企业研发费用和研发成果占全社会总数的比重均超过70%,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453家和23家,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40%和187.5%。
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稳步推进。“十一五”时期,全省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达2650亿元,年均增长30.4%。城镇化率由35.5%提高到43%以上。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合肥经济圈联动发展成效凸显,皖江城市带增长势头强劲,皖北经济增速快于“十五”时期3个百分点以上,皖南旅游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6550亿元,增长3.6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501公里增加到2929公里,建成“村村通”公路6万公里,以快速客运铁路为重点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铺开,港口吞吐能力达3.6亿吨,机场建设加速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确立。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省属国有及控股企业资产规模达6735亿元,效益质量明显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49.5%提高到57%以上,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双双超万亿元。2006~2010年,全省利用省外资金由801亿元增加到686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05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3.3%和14.9%。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52.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6万人,困难群体就业26.2万人。开创性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853.8亿元,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延伸,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完成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二 安徽省工业化水平评价
表18-1给出了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安徽省各项工业化水平指标的数据,并与中部六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表18-2列示了同期安徽省的工业化水平评价结果及其与全国、中部六省的比较情况。
从人均收入指标看,2010年安徽省人均GDP为2088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24123元。该指标的工业化评分为42,低于全国60和中部六省48的平均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
表18-1 安徽省工业化主要指标
表18-2 安徽省工业化进程:分项及综合得分
从三次产业产值比指标看,2010年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4.0∶52.1∶33.9;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分别高于和低于全国和中部六省的平均水平5.3个和0.3个百分点。该指标的工业化评分为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6,略低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56,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