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大西北地区工业化发展进程

    作者:叶振宇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西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首先分析了“十一五”大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其次评价了大西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然后总结了工业化进程的特征,最后对进一步推进大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提出了建议。

    大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6省区,常住人口1214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05%。大西北地区地域广袤,地形复杂多样,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内部差异较大,城镇化和工业化相对滞后。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加速发展,大西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已经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目前,大西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七大区域中排名最后。随着新一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启动,以及向西开放地缘优势的逐步发挥,大西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必将进一步加快。

    一 “十一五”大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大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较好。2010年,大西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393.78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8.57%,比2005年上升了1.25个百分点;人均GDP为28311元,高于大西南地区和中部六省,在七大区域中居第五位;出口总额为257.85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了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5933亿元,是2005年的3.4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103.7亿元,是2005年的1.18倍。

    “十一五”期间,大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能力继续增强,有力推动了工业化进程。2010年,大西北地区工业增加值达到15198.33亿元,是2005年的2.97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74.47亿元,是2005年的2.42倍。依托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冶金、煤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农特产品加工、旅游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重点行业。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纺织、金属加工等产业出现了向大西北地区转移的趋势,神华、国电、大唐、中铝等中央企业加大了对大西北地区能源重化工项目的投资力度。

    城乡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步,有力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2010年,大西北地区非农就业人数达到3195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563万人;每万人口拥有卫生人员数66人,比2005年增加了19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1247元,是2005年的2.44倍。“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和覆盖,“两基”工作基本完成。

    “十一五”期间,国家继续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支持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等省区以及藏区、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实施了全国对口援疆计划,批准新疆霍尔果斯、喀什设立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等,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大西北地区开发开放,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总体看来,“十一五”时期是大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最快的五年,特色产业优势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城镇化继续推进,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后发赶超优势不断增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表31-1 大西北地区经济总量及其占全国比重的变化趋势

    续表

    二 大西北地区工业化水平评价

    表31-2比较了大西北地区与全国和其他区域2010年各项工业化水平指标的数据,表31-3列示了全国、西部、大西南和大西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评价结果的比较情况。基于以上两表,对大西北地区工业化水平进行分析。

    表31-2 2010年大西北地区工业化指标的原始数据

    表31-3 大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分项及综合得分

    从人均收入指标看,2010年大西北地区人均GDP为2831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9992元,但略高于中部六省和大西南地区,该指标得分为57。“十一五”期间,大西北地区人均GDP增长较快,2010年大西北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4%,而2005年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6%,两者差距呈缩小趋势。这种转变是大西北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结果,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

    从三次产业产值比指标看,2010年大西北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1.8∶52.2∶36.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2010年,该指标的工业化评分为60,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明显高于西部和大西南地区的平均水平。

    从工业结构指标看,2010年大西北地区制造业增加值的占比为42.4%,工业化评价得分为46,明显低于全国和大西南地区的平均水平,采掘业比重较高基本符合大西北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与“十五”时期相比,该项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