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青海省地域辽阔,土地面积71.7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5%,2010年末人口56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42%。“十一五”时期,青海省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青海省的工业化水平已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正向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青海省需要面对和认真解决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服务业等一系列问题。
一 “十一五”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持续快速发展,青海省的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3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22亿元,较上年增长25.6%,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到743亿元,较上年增长52.7%,两项指标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6.9亿元,较上年增长27.4%,其中,工业经济投资增长21.1%,民间投资增长43.3%,藏区投资增长39.2%,投资结构发生积极的变化。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国家出台了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藏医药等特色新兴产业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势头较好。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20.6%,实现利润超过180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0.88亿元,较上年增长12.1%,金融、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较快。
城镇化进程推进较快。2010年,青海省城镇化率达到44.8%,尽管与全国相比仍存有差距,但城镇化年均增速较快,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先后建成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省会到州府通二级、州府到县城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91%的乡镇通邮路、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青藏铁路格拉段、兰青铁路增建二线、柴达木铁路、玉树机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运营,显著提高了跨区运输能力。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品质同步提升,西宁市、格尔木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得到改善。2010年,全省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增长61.8%,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70%,实施610个惠及民生的社会事业项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63元,分别增长9.16%和15.44%,增长幅度均较高。教育事业经费支出82.47亿元,完成各类教育项目投资42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加大藏区教育投入和政策支持,大幅增加藏区义务教育教师编制,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改造危旧校舍,实施普通高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医疗卫生事业经费支出38.94亿元,进一步改善城乡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重点工程,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事业投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9.5亿元,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减少贫困人口19万。
二 青海省工业化水平评价
表34-1列出了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青海省各项工业化指标的数据,并与大西北、西部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表34-2列出了同期青海省工业化水平的评价结果及其与全国、西部和大西北地区的比较情况。
从人均收入指标看,2010年青海省人均GDP为24115元,略高于西部平均水平,但仍比大西北地区平均水平低。该指标的工业化评分为48,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动态比较看,青海省人均GDP相对全国平均水平呈现缩小趋势,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两者的比例分别为0.707、0.719、0.715和0.804。
表34-1 青海省工业化指标的原始数据
表34-2 青海省工业化进程:分项及综合得分
续表
从三次产业产值比指标看,2010年青海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0.0∶55.1∶34.9,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1%、西部平均水平13.1%和大西北地区平均水平11.8%;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高,高于全国、西部和大西北地区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则低于全国、西部和大西北地区的平均水平。该指标的工业化评分为79,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
从工业结构指标看,2010年青海省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54.1%,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