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面积5.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54%。2010年末人口63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47%。“十一五”时期,宁夏回族自治区紧紧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内陆开放的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建设,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宁夏工业化进程已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并正在向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转变。未来五年,宁夏应继续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着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 “十一五”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宁夏经济总量实现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2005年的2.7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4亿元,是2005年的3.2倍;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8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建设带动了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260亿元,煤矿开采、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大型工业项目进入建设或投产阶段。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10年,宁夏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为9.4∶49.0∶41.6,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同时,就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优势特色农业成为第一产业发展的亮点,沙漠设施农业进入规模发展阶段,现代农业发展较快,特色农业产值占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超过80%。能源、煤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高技术等产业的增加值保持20%的增速。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工作初见成效,国家下达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城镇化有序推进。2010年,宁夏城镇化率达到48.0%,较“十五”末提高了5.7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宁夏大力推进“生态移民”工程,这既是实现人口空间分布的重大战略性调整,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2010年,共有4万名来自干旱区县的人口迁入移民新村。与“十五”相比,“十一五”期间,宁夏城镇化增速有所放缓,年均增速仅1.14个百分点,比“十五”下降了0.84个百分点,与“九五”基本持平。从数据变化看,宁夏城镇化已由过去的人口城镇化开始向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全面提升转变,城镇化质量提高是本阶段的重点。
社会事业投入加大。2010年,全区教育事业费支出81.59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4.6%,是2005年的4.18倍,基本完成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和“两基”的目标。2010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03亿元,是2005年的5倍,初步形成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344元,是2005年的1.9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4675元,是2005年的1.9倍。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有所改善。2010年,食品支出占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3%,比2005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同期,食品支出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3%,比2005年下降了15.7个百分点。
二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化水平评价
表35-1列出了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宁夏各项工业化指标的数据,并与大西北地区、西部和全国的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表35-2列出了同期宁夏工业化水平的评价结果及其与全国、西部和大西北地区的比较情况。
从人均收入指标看,2010年宁夏的人均GDP为26860元,高于西部平均水平,但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略低于大西北地区的平均水平。该指标的工业化评分为54,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从动态变化看,宁夏人均GDP相对全国平均水平呈现缩小差距,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两者之比分别为0.686、0.684、0.729和0.896,表明宁夏经济持续强劲发展,后发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表35-1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化指标的原始数值
表35-2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化进程:分项及综合得分
续表
从三次产业产值比指标看,2010年宁夏三次产业结构为9.4∶49.0∶41.6。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10.1%、西部13.1%和大西北地区11.8%的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西部和大西北地区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西部和大西北地区的平均水平。该指标的工业化评分为81,处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