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
一 2015年中国动画电影发展迅速
(一)动画电影票房所占比例增加
动画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中一个较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进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期和攻坚期。在国家政策、资金、高校投入、基地建设大力扶持的背景下,中国动画的内容生产实力快速提升,动画生产集群带和产业区的培育已初现端倪。当前,中国共有动画企业460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50余万人。动画电影的票房亦在逐年快速递增。2015年,中国全年电影票房超过400亿元,其中动画电影票房突破45亿元[1],占比达到11%。其中票房超过1亿元的电影达到3部,5000万~1亿元的电影达到5部。年度总票房比2014年增长了71%。
中国电影经过120年的发展,经历了发展期、蛰伏期,迎来了现在所谓的黄金期。电影市场也走到由制片人中心制向动画中心制的转变期。特别是2015年,在互联网市场的大背景下,几部动画电影的票房相继喷发,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过程有了较大的改变。随着更多资本的进入,中国动画电影开始真正地走向市场。这就对动画电影的策划、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更需要顶尖的商业动画策划人才,在项目启动之初就能提供自己的专业想法,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既可以担任编剧,又可以担任导演,理解动画的创作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
在2015年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前10名中,有5部为国产动画电影,分别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熊出没之雪岭熊风》《洛克王国4:出发!巨人谷》《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如果算上2014年12月31日上映的《十万个冷笑话》,则有6部。
(二)互联网平台为动画发展带来新契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的普及,众多动画电影或是通过作品本身,或是通过衍生产品,提前或同步在网络上预热已经成为一种新兴发展形态。同时,众筹、在线预售等模式也在动画电影的发行中有所体现。例如,《十万个冷笑话》提前在有妖气、新媒体等平台进行众筹等新兴宣传方法,对票房的增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可谓是2015年的动画票房赢家,其在上映首日的排片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但是通过影片质量以及在新媒体平台上持续释放的口碑营销、情感营销、话题营销,以及在互联网上关于“英雄”话题的发酵,都为其后续的排片增加、票房激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近年来,一些动画电影由于受到在电视频道上播出的限制,包括付费等因素,开始把眼光放到受众延伸性更强的网络平台上,并获得了好评。网络的高点击率,也能反映国内动画市场发展势头良好的一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平台为动画产品提供了新的试验场。2013年,文化部牵头制定了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这是动画领域内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体现出政府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动画产业发展上的信心,也有利于动画作品与运营商、移动终端之间的无缝对接,从而解决手机动画内容制作与发行方面的部分问题。同时,动画与游戏的融合趋势也日趋明显,电影游戏化、游戏电影化的限定被逐渐缩小。《洛克王国4:出发!巨人谷》《赛尔号大电影5:雷神崛起》等根据游戏改编的动画电影,相继获得了7697万元、5661万元的票房。而近年来,动画电影在发行之时,基本都会出品同名动画电影的游戏产品,包括手游、页游,既为动画电影的宣传提供了保证,同时,作为电影的衍生品,也能助推电影品牌的发展。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动画与游戏的融合,将对品牌核心力的树立、产业链的延伸起到较大的助推作用。
此外,“互联网+”的发行模式也对2015年动画电影的票房增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在2015年7月10日上映之前,通过3日、4日的全国点映,使片子在观众内部起到了良好的口碑反馈。同时,在上映前期的“中国电影新力量”暑期电影推介会上,以马云为代表的互联网知名人士以及以黄晓明为代表的影视演员,相继为该电影的衍生品“大圣”玩偶代言,一时间,通过网络渠道发售的影片衍生品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甚至达到了影片未映而衍生品先流行的局面,也对之后电影的票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优质人才培养是关键
近年来,中国动画相关专业在校生快速增长到约30万人。2013年底,中国开设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