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
2015年,缅甸在保持局势稳定的基础上,成功举行了被国际社会认为25年来首次公平、公正的全国性大选,并取得了民族和解的阶段性成果。政府继续推行政治经济改革,推动民族和解,扩大社会福利。民盟在大选中胜出,吴登盛政府与部分民地武签署了全国停火协议。受水灾和外资流入减缓的影响,缅甸的经济增长步伐有所放缓,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成效可圈可点。在对外关系方面,缅甸与中、日、美、印及其他东盟国家保持良性互动,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澜湄合作机制,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
一 深入推进政治改革
2015年,缅甸政府从确保大选顺利举行、推进民族和解、提高政府执政能力与完善法制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政治改革。大选顺利举行为平稳实现政党轮替和政权交接打下了良好基础,与部分民地武签署全国全面停火协议为民族和解带来新的曙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与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修订进一步改善了缅甸国内环境并提高了缅甸的国际声誉。缅甸在民主化道路上的进步速度超过了国际社会的预期,其努力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全球知名的政经杂志《经济学人》将缅甸评为“2015年度国家”(Country of the Year 2015),认为缅甸是2015年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1]
(一)顺利举行全国大选
举行全国大选是缅甸2015年最为重要的政治事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确保大选的顺利举行,缅甸政府做了大量准备工作。3月19日,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发布2015年1号令、2号令,公布了国内选举观察员和国际选举观察员行为准则。5月15日,联邦选举委员会和政党合作协商会在仰光举行,呼吁各政党为确保2015年大选的成功举办通力合作。11月8日,缅甸大选在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监督下顺利举行。共有来自91个政党的5700多名候选人和300余名独立候选人参选,全国设立了4万多个投票站,有投票资格的3300万名选民中,约80%的人参与了投票。约30个国家和国际机构应邀向缅甸派出了总共近千名国际观察员。因此,本次大选也被视为缅甸25年来首次公平、公正的大选。
根据选委会公布的最终选举结果,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总共获得1150个席位中的886个席位,其中在联邦议会人民院获得255席,在民族院获得135席,在省邦议会共获得496席[2]。77%的席位获得率使民盟赢得了新政府组建权。选举结果公布后,昂山素季先后与总统吴登盛、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前国家领导人丹瑞大将进行了会晤,获得了他们对和平移交政权的支持。2016年2月初,民盟主导下的第二届联邦人民院(下院)和联邦民族院(上院)开始运行;4月1日,吴廷觉领导的民盟政府正式履职,缅甸平稳实现了政党轮替和政权交接。从议会和新政府人事安排看,新执政党民盟试图在权力分配上努力展示政治包容与和解的意愿,塑造团结各方的形象。下院议长为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吴温敏,副议长由巩发党成员吴迪坤妙担任;上院议长为民盟成员曼温凯丹,副议长为若开党名誉主席吴埃达昂。总统吴廷觉来自民盟,第一副总统吴敏瑞是退役军人,第二副总统亨利班提育是民盟的钦族议员。缅甸大选的顺利举行和政权的平稳移交是缅甸深入推进政治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效,也是民盟和军方相互妥协的结果,但民盟与军方的根本性分歧尚存,双方在推进政治改革的道路上能携手多久还有待观察。
(二)积极推进民族和解
数十年来,民族问题一直困扰着缅甸。吴登盛政府将促进民族和解作为一项执政要务。2015年3月17日,第七次全国停火协议草案谈判重新启动。3月31日,联合和平建设工作委员会与全国停火协调组织签署了《全国全面停火协议》草案。经过断断续续近两年的谈判,缅甸的民族和解在2015年取得了历史性的实质进展。10月15日,缅甸政府与克伦族联盟(KNU)、克伦民族解放军和平委员会(KNLA-PC)、勃欧民族解放组织(PNLA)、缅甸全国学生民主阵线(ABSDF)、钦族民族阵线(CNF)、掸邦重建委员会(RCSS)、若开解放党(ALP)和民主克伦佛教军(DKBA)八个组织在内比都签署了《全国全面停火协议》。随后,缅甸成立了由政府、民地武和政党三方代表组成的和平对话联合委员会。
然而,缅甸的民族和解进程依旧。目前,缅甸还有7支被纳入和谈的民地武拒绝签署停火协议,国内的武装冲突也尚未平息。2015年以来,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果敢同盟军、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