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收入分配改革的必然性及其路径选择

    作者:王鸿利 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摘要:我国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分配不公的现象趋于严重,劳动者收入低的状况,损害了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制约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内生性增长的瓶颈。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与需要。为此,本文提出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律制度,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本路径选择。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中国从2000年开始,基尼系数就跨过了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达到0.469,2007年是0.48。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对于当前我国而言,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已经成为扩大内需和转变增长方式的瓶颈和障碍,也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源头。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各项改革,特别是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享型增长。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核心是解决职工工资过低问题,必须切实提高职工工资,切实增加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一 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

    (一)我国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分配不公的现象趋于严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占比持续下降,1997~2007年,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至39.74%;而同期资本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上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0.95%上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

    2000年以来,广东省的工资涨幅已经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1978~1983年年均超过60%;1984~1994年在60%~50%之间;1995~2003年在50%~40%间波动;2004年以来不足40%;2006年为38.7%,社会财富快速向企业(也就是资本)和财政倾斜。

    (二)劳动者收入低,是制约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内生性增长的瓶颈

    消费不足是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痼疾,而造成消费不足的原因中,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过低,是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占劳动者大多数的农民工工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使这个最具消费潜力的群体无法扩大消费支出。也就是说,一方面是投资的不断扩大、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社会总供给迅速增加;而另一方面是收入增长幅度远低于社会生产的增长幅度,购买力相对下降,造成消费力不足,社会总需求无法跟上总供给的增长。

    中国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的“人口红利”,依靠劳动力低廉的成本优势的“中国模式”,虽然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但这种模式显然建立在“利润挤压工资”的畸形分配的基础上。

    那么,农民工的消费意愿和消费状况究竟如何呢?

    据深圳市总工会2011年完成的《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包括加班工资在内仅有1838.6元,仅为2009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7.3%,90后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更低,仅有1548.6元,他们一年的总收入,在深圳连1平方米的住房都买不到。在消费支出上,新生代农民工月平均消费1211.9元,占其全部收入的65.9%,略高于上一代63.6%的消费率。考虑新生代大部分未婚、没有需要抚养的子女等因素,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中,更多的用于个人的消费支出。

    新生代农民工有86.9%的人寄钱回家,每年寄回家平均数为4244.2元,占其总收入的19.2%。毫无疑问,即使他们寄回家的钱,也是为了补贴家用,必将很快转化为现实的消费。新生代农民工有56.9%的人有储蓄习惯,平均每月储蓄452.5元。其中43.1%的人除了给家里寄些钱之外没有任何储蓄,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新生代储蓄的目的主要有子女教育、回家盖房、自己学习培训和买东西。其中用于子女教育的有37.7%,回家盖房的有37.4%,自己学习培训的有34.2%。

    显然,低收入农民工的消费意愿强烈,但在目前的低工资模式下,他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收入低、缺乏消费能力。因此,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是建立以国内消费为主导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环节。

    低劳动成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的确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获得了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但另一方面由于收入太低,则势必导致居民购买力的低下,从而导致消费不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依赖出口,但当外部需求下滑的时候,因国内市场未能形成一个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消费能力,所谓的“产能过剩”就这样出现了,这是一个普通的经济学原理。

    显然,低廉劳动力既是“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所在,也正是其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将中小企业的困境归结于劳动者的最低工资的提高、归咎于《劳动合同法》,不仅荒谬,而且血腥。

    (三)劳动者长期的低收入模式损害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