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的内在要求。本文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发展态势,提出了新常态下长江中游各城市推进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路径和政策建议。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is the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promoting resource complementar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nd inter-city cooper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current status,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model,path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 of Yangtze River under the new normal.
城市的内涵既有产业又有城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与产业相伴相生、协同发展。[1]在我国转型发展的新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全面地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处理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形成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长江中游城市群涵盖了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区和重要的生态经济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近年来,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但受原有城镇化模式、路径等多方面的影响,长江中游城市群部分大城市出现了“摊大饼”式扩张和“城市病”,部分中小城市存在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难以有效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缓慢。因此,运用“产城融合”的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对于优化长江中游城镇和产业布局,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态势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区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分别占中部和全国的34.18%和3.3%(见图1)。近年来,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航空、冶金、石油化工、家电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万亿元,年末总人口1.21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5%。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3]
图1 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范围示意
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指的是城市与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发展,是建立在城市基础之上的产业发展,包括产业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升级等,是以产业为保障,促使城市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实现城市自身的升级,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进行城市空间整合,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持续向上良性发展的模式。[4]近年来,随着国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的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与城市相互渗透、复合发展的趋势明显增强,但长江中游城市群诸多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依然面临着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等现实问题。
(一)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度不断提高
“十二五”以来,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呈不同程度的逐年提高,其中城市化水平上升趋势尤为明显。2010年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均有大幅提升,到2014年平均增幅在6.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仙桃、孝感、潜江、宜昌、常德、娄底、吉安、宜春、荆门等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增幅较大,平均增幅在7个百分点以上(见图2)。
图2 2010年和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长江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