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
本文首先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利用环鄱阳湖城市群9个地级市2005~2014年的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通过主成分分析完成测算,并在此基础上构建PVAR模型实证得出,环鄱阳湖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环鄱阳湖城市群城镇化和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环鄱阳湖城市群给出了推进环鄱阳湖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
This paperanalyzed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round Poyang Lake,using the data of 9 prefecture-level cities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5 to 2014 data in urban agglomeration around Poyang Lake to construct a PVAR model,and a comprehensive index system is built about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y throug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mpleted estimates.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round Poyang Lake have a high correlation. Finally,the path selec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promote the synergy development between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round Poyang Lake
一 引言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标志,对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将新型城镇化确定为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提出了“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论断,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2013年12月中央召开的城镇化工作会议再次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解决好人的问题,并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主要任务。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之上,必须以产业为支撑,通过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的合理分布。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2014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环鄱阳湖城市群地处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大经济发达地区的核心位置,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沿海与内陆的枢纽。2015年4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就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给予指导性意见:“优化南昌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交通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打造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南)昌九(江)一体化、(南)昌抚(州)一体化发展,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强与新(余)宜(春)萍(乡)城镇密集带、信江河谷城镇群的联系,促进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联动发展,把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成为大湖流域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区和低碳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一规划的出台,为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对于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 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依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环鄱阳湖城市群主要包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上饶、新余、抚州、宜春、吉安)以及萍乡,基本涵盖了除赣州市以外的江西省域范围。2014年,环鄱阳湖城市群以占江西省30%的面积和50%的人口,贡献了全省60%的GDP,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一)生态环境优势明显,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环鄱阳湖地区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最大的湿地之一,被称为“大陆之肾”。江西省在1985年便启动了“山江湖开发智力工程”,是全国唯一一个提出绿色崛起口号的省份,在生态环保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5年底,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达标率为81.0%,高于全国近20个百分点,全省设区城市饮用水源地监测水量和监测点次达标率均为100%;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0.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为63.1%,全国排名第二,拥有5个国家级森林城市。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生态旅游业,特别是以乡村、温泉、森林等为主体的特色性旅游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鄱阳湖为中心的旅游业集群。公园方面,区内共建成国家森林公园14个、国家湿地公园6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方面,国家级6个、省级7个,特色名镇2个、乡村示范点31个。2011年,全省接待游客量由2009年的9400万人次提高到1.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由676亿元提高到1105.93亿元;接待入境旅游人次135.83万,比2010年增长19.06%;外汇收入4.15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19.97%。
鄱阳湖平原土地肥沃,农业资源丰富,90%以上的土地达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要求,素有“江南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粮食、油料、蔬菜、生猪、药材、淡水鱼等农产品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环鄱阳湖城市群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蕴藏的煤、铁、铜、锡、金、锰、钨、瓷土、银、铅等资源相当丰富,有“世界钨都”“中国铜都”“钽铌之乡”之美称,在已知的89种矿产储量中,居全国前5位的有33种;鄱阳湖的水产品和水资源丰富,水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