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
竞争力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比较优势理论、集聚优势理论等,尽管这些理论框架尚未明确提出竞争力概念,却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竞争力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深入研究和揭示了竞争力形成和演变规律,以此奠定了现代竞争理论的基石。
一 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来源
(一)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也叫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是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从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出发点,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如果一国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或更低的生产成本和价格,就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拥有绝对优势。按照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是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一个没有任何绝对优势产品的地区难从贸易中获益。绝对成本优势理论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斯密进而分析到,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深刻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巨大意义。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也叫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是当今国际经济学的基石。该理论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来解释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与其他国家有何不同,该国总能找到对自己而言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可以生产和出口比较优势最大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最大的产品。大卫·李嘉图发展了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因而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技术差异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由于劳动生产率不同而造成的国际分工。这两个理论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差异基础上,引入劳动生产率使国际贸易的发生原因从自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总之,没有差异就没有比较,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但这两个理论的区别在于: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但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就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而比较优势是同一国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考虑相对技术优势,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认为劳动生产率不变,是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
(三)要素禀赋理论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赫克歇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揭示了比较成本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各国或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不同,是产生国际分工或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他认为不同国家的技术大体相同,但资源禀赋不同,即所谓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自然资源和资本的拥有量不同,产品比较成本存在地域差异。不同地域要素禀赋不同,供给量充裕的要素,相对价格较低,密集使用这一要素产品的相对成本也较低,反之亦然。
赫克歇尔认为产生比较成本优势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各地区生产禀赋不同,二是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俄林在赫克歇尔的基础上于1933年出版了《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书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俄林认为,每一地区最适宜生产那些所需生产要素在该地区价廉、丰富的产品,而最不适宜生产需要某些要素多但这些要素在该区域赋存量少甚至没有的产品。国际贸易的流向以要素禀赋的密集区为重心,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昂贵的商品,出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商品,流向要素稀缺的区域。该理论没有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