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了损失巨大、伤亡惨重的爆炸事件。事后,爆炸发生原因及事故责任追查成为微博平台的热议话题,相关职能部门的不作为甚至涉及腐败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面对社会舆论中的质疑和问责,相关职能部门的政务微博启动舆论响应机制,通过信息发布、情感动员和互动问答等信息沟通方式,回应微博用户的询问、质疑和声讨。突发事件发生时,面对微博平台的涉腐舆情,相关职能部门的政务微博该如何响应呢?在突发事件及涉腐舆论的信息传播中,相关职能部门的政务微博又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呢?本文从政务微博的发展态势、主体责任、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四个维度对突发事件涉腐舆情中政务微博的响应机制和社会责任进行分析。
The Tianjin harbor burst with a explode event that damaged so much things and killed so many people,on August 12st,2015. From that time on,the reas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is emergency becomes the hot topics in the micro-blog platform,it get into the focus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that some government department dereliction of duty. Face with the doubt and accountability of public opinion,the government micro-blog sent out the response mechanism,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way of information release,sentimental mobilization,and inter-action answer,responded to the enquire,doubt,and condemn. When the emergencies take place,face with the anti-corruption opinion in the micro-blog,how can the government micro-blog of functional department to reponded to it?And what’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micro-blog in the anti-corruption opinion about the emergencies?This paper analysis to the response mechanism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ment micro-blog in the anti-corruption opinion about the emergencies with the four dimension that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subjective responsibility,publish content,and communication effective.
2015年8月12日22点30分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位于附近的天津港消防支队四大队15分钟内到达现场救援,大约半个小时后火灾地点再次发生了爆炸。截至2015年9月11日下午3点,天津港“8·12”爆炸共发现遇难者总人数升至165人,仍有8人失联。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生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里。各方开始了事故现场处理、伤员救治、事故追责等行动,天津市相关部门对于该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却遭到大众的一致诟病和谴责,批评有关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涉腐和不作为的微博舆情开始发酵。
为了应对相关负面舆论,澄清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作为尤其是涉腐的传言,从2015年8月13日到18日,天津市相关政府机构召开了八次新闻发布会,其中五次都没有达到效果。发布会准备得不充分,关于爆炸的问题解答只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出而没有考虑到大众想要了解什么情况,很多问题不能准确合理回答。前几次发布会中首席领导或责任领导没有出席,也激起了民愤,网友觉得伤亡惨重的人祸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遇难的亡灵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天津港爆炸事故凸显出政府相关机构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经验不足,合理响应微博涉腐舆情的能力不够。在爆炸事故相关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中忽略了公开和透明的重要性,信息的遮掩和压制引起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和舆论讨伐。在消息传递迅速的网络时代,民众获取不到真实权威的信息反而会导致谣言的滋生。
一 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概况
微博,源于英文单词Micro-Blog,也就是微型博客,属于博客的一种。微博是Web2.0技术平台的产物。微博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发表不超过140字的短小博文,同时搭配发布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信息。与博客对于用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要求不同,微博短小的篇幅几乎人人都可以驾驭,几乎没有准入门槛的限制,这种特性成功地推动了微博井喷式的发展,大众可以摆脱文化水平欠缺的尴尬,发表碎片化的观点。每当发生社会事件,人们在微博分享信息交流观点。微博改变了大众被动地从媒体获取新闻的方式,作为新媒体发展的“优等生”,甚至可以在公共事件中影响公共舆论,在快速发展中虽然经历低潮但也走向成熟。
政务微博是通过某一个微博网站官方认证的各级党政机构或官员个人用真实信息开设的微博账户[1],政务微博的用户主体是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主要以政务公开、听取民意、回应质疑、表达观点等功能为主[2]。政务微博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务微博不仅包括政务公开的党政机构,还包括在机构中工作的相应官员开设的微博;狭义的政务微博仅指政府机构和其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开设的。有研究者将政府机构认证微博和官员个人微博做对比研究,发现前者的公信力优于后者。政务微博的发展和推广由当下信息化时代网民对政治信息和政治参与需求的增加决定。“自上而下的政治一去不复返了。过去,政治选举和新闻界都是依靠大资本支撑的与世隔绝的权力中心,但是现在和旧制度不同,出现了很多能够让大众更疯狂、更能亲身参与、更能直接满意的东西。”[3]
在2011年12月12日召开的“2011政务微博年度高峰论坛”上,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如表示2011年可以被称为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政务微博在微博使用爆发的第二年就被各个政府机构纷纷使用。截至2011年11月初,通过新浪微博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约2万个,其中政府机构微博超过1万个,官员个人微博近9000个;省部级以上政府机构微博35个,省部级以上政府官员微博14个[4]。从2011年政务微博元年开始发力的各级政府和官员个人的政务微博都在不断地增加,互联网时代政府部门也在试图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与民众保持良好的联系。截至2015年12月31日,新浪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52390个,较2014年底增加22287个,其中政府机构官方微博114706个,占75%,公务人员微博37684个,占25%。
从政务微博开设数量的地域分布来看(见图1),截至2015年底,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党政机构微博和公职人员微博分布情况如下:广东省政务微博总量居全国第一,达12240个;河南省政务微博总量位居第二,有11761个;江苏省政务微博数量为11220个,位列第三。政务微博总量排行前十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