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徽州文化(婺源)生态保护实验区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傅安平 喻峰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摘要:

    婺源,不仅自然风景优美,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美誉,而且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生态保存较好,熔徽州、赣鄱文化于一炉,地域文化特色鲜明。2008年文化部批准设立徽州文化(婺源)生态保护实验区,对婺源地方文化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以来,在保护管理方法、管理研究机构建设、普查与抢救性保护、传承队伍建设、传习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建设理论研究不够、民间表演艺术类项目传承乏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不够、传统手工艺类产品创意创新不够等。因此,需要站在江西省“十三五”发展新起点上,做好以下工作:加强交流,深入研究;出台实政,保驾护航;针对重点,有的放矢;细化工作,逐项落实;融入当代,创新继承;做好宣传,扩大影响。

    一 保护概况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置县,古属皖南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在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历代文化鼎盛,人才辈出,曾因孕育了数以千计名留青史的风流人物和韵动千古的皇皇著作而盛享“书乡”之美誉。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历代移民迁徙形成的宗法社会,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影响下的“东南邹鲁”的文化氛围,徽商经济的厚实基础,促成了婺源徽州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表现出以徽商为经济基础、宗教为社会基础、理学为核心价值的徽州文化特征。

    婺源丰富多彩的文化,是由一代一代先民们为适应社会生产与生活需要而创造和不断发展,并在徽州-赣鄱文化连接点的地理环境中,在徽州这一独特文化环境中逐步积淀而形成的。婺源文化不仅是徽州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深深地汲取了赣鄱文化的精华(如陶瓷文化等),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它不仅包括独具特色的村落、徽商、宗族、理学、医学、文书、教育、名人,而且包括极有地域色彩的方言、信仰、时节、祭祀,以及极具影响力的篆刻、刻书、戏曲、建筑、三雕、徽菜、科技等。就其载体而言,既有书本、文书契约和口头语言,也有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的民居、祠堂和牌坊,以及宝塔、水堨、石桥等物质载体。经过长期的涵养生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绵延传承至今的婺源徽州文化生态表现出持久的传承性、均衡的稳定性、和谐的共生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自然衍生和自我完善的特点。婺源徽州文化以其文化多样性的珍贵价值和独具个性的文化特征,成为徽州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文化部于2007年开展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由于该项工作仍处于实验性阶段,因此各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0年3月,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意义、方针、原则、条件、程序、基本措施、工作机制等提出了指导意见。迄今已在16个省(区、市)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件规定实验区建设待取得一定成果和经验,并经验收合格后再命名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部2008年1月批准的徽州文化(婺源)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全国第二个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实验区范围包括安徽省黄山市三区四县、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总面积13881平方公里,人口200万人。主要围绕婺源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物质载体、文化场所和自然环境进行全域整体性规划。涉及全境16个乡(镇),175个村委会,13个居委会(社区),总面积2967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人。目前,有“古建筑的艺术宝库”之称的婺源有一定规模的徽派古村落达100多处,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个,中国传统村落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17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2项,其中婺源徽剧、傩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等5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源抬阁、豆腐架、茶艺、板龙灯、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11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有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51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总量位居全省各县(市、区)之首。

    2010年,婺源县政府制定了徽州文化(婺源)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对区域内文化生态保护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建设期限为2011~2025年。其中:

    2011~2015年为首期建设目标。到2015年,使保护区内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功能相对完善,文化生态保护小区的建设渐趋成熟,在全县构建网络状文化生态保护小区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保护氛围和民众较强的文化自觉保护意识。建立切实可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运行机制,使徽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