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新时期兴国山歌的功能价值及传承

    作者:刘开连 姚荣滔 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摘要:

    兴国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山歌历史悠久,艺术独特,功能颇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山歌投入革命,由一般民歌转换成红色山歌,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特征和标志,其功能得到创新与拓展,其价值得到极致发挥。进入新时期,兴国山歌有了长足的发展,多种功能得到完备,在五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兴国山歌出现危机与衰落,传承遇到了挑战。虽经党政部门重视与支持,民间专业人士的努力,但收效甚微。2006年,兴国山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应依凭法制,与时俱进,借力民俗,开拓创新,保护、传承、发展好这枝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奇葩。

    “哎呀嘞哎……苏区(格)干部好作风,里格 自带干粮去办公,哎呀 日着草鞋干革命,哎呀 同志格——夜走山路打灯(呀格)笼。”这首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山歌就是兴国山歌,也是这首山歌,使兴国名扬四海。“哎呀嘞”成了兴国的代名词,响亮的文化名片。

    一 兴国山歌的起源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它的起源有“木客说”、“罗隐说”和“汉乐府说”等三种说法。多数专家学者认同木客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两次派兵南下,开拓南疆,第一次50万大军,其中“一军结余干之水”,“一军守南野之界”。至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略取南越陆梁地……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1]有专家考证“陆梁地”就是指赣、闽、粤交界一带。其中,赵佗所部留在江西约有10万之众。这批人先后定居在赣南各县,[2]而居住在兴国上洛山的为造阿房宫的伐木者,是这批军人和百姓的一部分。上洛山在兴国永丰乡境内,离县城西南40里处。《太平御览·上洛山》载:“虔州上洛山多木客,乃鬼类也,形似人,语亦似人。”[3]“鄱阳山中有木客,自言秦时造阿房宫采木者也。食木实,遂得不死,时就民间酤酒酣饮。为诗一章云:‘酒尽君莫酤,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拜明月。’”[4]《上洛山木客歌》是兴国乃至赣南一首最古老的见诸文字的山歌,也是兴国山歌的雅化之作,后被收入《全唐诗》。宋元符三年庚辰岁(1100年),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路过赣州,传说专程到兴国寻访过木客。其诗《虔州八境图八首》中的第八首《上洛山》曰:“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5]这首诗虽然不能直接证明兴国山歌的起源,但该诗明明白白地表明:北宋时,兴国地方就有木客会唱山歌的传说。古代流传的兴国山歌“会唱山歌歌驳歌,会织绫罗梭接梭;罗隐秀才造歌本,一句妹来一句哥。”和“山歌一唱动人心,唐时起来宋时兴;罗隐秀才造歌本,代代留传到如今。”这两首山歌都明确指出:兴国山歌是唐时起,宋时兴。

    以《太平寰宇记》、《全唐诗》、苏东坡诗和古代山歌为据,迄今为止兴国山歌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清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四年间(1704~1715年),据在兴国任县令的张尚瑗(字宏遽)撰著的《潋水志林》记载,“兴国上洛山,有木客”,“尝就民间饮酒赋诗”。[6]张尚瑗在《偶成》诗作中写道:“起居炎土惯,童仆里欧谙。”“童仆里欧谙”[7]就是最早记录兴国儿童、下等人都能娴熟唱里歌(山歌)的诗句。与张尚瑗同时代为官的刑部尚书、著名诗人王士祯(号阮亭)撰写了《再送·张宏遽之官兴国》诗:“薄宦三千里,惊涛十八滩;萍蓬歧路远,松桂玉堂寒。木客吟中听,山都树梢看;炎方风土异,行矣慎加餐。”[8]诗中“木客吟中听”也同样记载了兴国山歌很中听这一史实。依据张尚瑗和王士祯诗作的记载,兴国山歌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佐证兴国山歌悠久还有一条民俗线。兴国山歌开始是山野之歌、天籁之声。唐宋时期,随着客家先民南迁,流行于中原大地的“跳觋”习俗也由闽西经宁都传至兴国,经漫长历史演变,它逐步吸纳、融入兴国山歌,形成具有兴国地方特色的“跳觋”习俗。[9]聪明的跳觋师借助兴国山歌的娱乐功能,活跃跳觋现场,吸引、留住观众。跳觋师是论资排辈的,并有谱系记载,兴国山歌也就具有跳觋师的“血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国山歌传承人徐盛久的传承谱系中可以发现,徐盛久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学跳觋,[9]是“盛应雷坛”的第29代兴国传人。按10年为一代计算,跳觋活动在兴国也应有300年的历史,与之伴存的兴国山歌亦有300多年的历史。按历史年谱推算,此时应是明末清初鼎革之际,其时正是客家人从粤北、闽西一带大量回迁赣南时期。此外,在兴国山歌普查中,已收集到最早的山歌文字资料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民间手抄歌本。其中有时政歌谣,如《十骂光绪》《骂慈禧》等山歌,这足以说明,在100多年以前,现今意义上的兴国山歌就已在兴国大地上广为传唱。

    二 新时期兴国山歌的功能价值

    千百年来,兴国山歌经历了漫长的艰难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同时也伴生了多种功能。这些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第二次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