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
一 引言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的可能性,反映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劣势以及参加国际分工的方向。而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则更进一步阐述了比较优势是如何决定区域分工和经济活动的区域空间分布的,认为区域分工及区域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的差异,由此决定了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将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具体应用到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问题上,则认为各地区应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这样有利于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并提高区域整体的福利水平。
基于上述的推论分析,区域分工是指区域内各方在充分利用区域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业化生产,并通过交换实现其专业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同时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地区的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原动力。区域分工的形成和演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源泉。合理的区域分工,可以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提升区域竞争力。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自2004年启动以来,合作参与各方共同倡导“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和合作双赢”的区域经济合作原则。《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建立公平开放的区域市场体系,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品牌,提高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形成东中西互联互动、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格局。”要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就必须深入分析泛珠三角各省区在生产要素和专业化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海南九个内地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由于港澳地区的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内地差异明显,因此本文仅对泛珠三角内地九省区在生产要素方面各自拥有的比较优势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区位商分析法对泛珠三角九省区制造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产业进行分析和效益评估。本文的分析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在前言中提出了分析问题及研究对象;第二部分给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生产要素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测定和专业化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测定两大模块;在此研究框架下,第三部分对泛珠三角九省区的生产要素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第四部分对泛珠三角九省区专业化产业发展状况作了综合评价;最后在第五部分,结合生产要素和专业化产业的分析结果对泛珠三角九省区的区域分工现状和今后定位提出政策建议。
二 研究框架
(一)生产要素评估指标体系及测定方法
1.生产要素评估指标体系
一般说来,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等。本文着重对易于量化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四个生产要素进行分析,以反映九省区在生产要素方面各自拥有的比较优势。
自然资源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和,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区域性和稀缺性两个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赋存状况和空间分布的区域性对于区域工业分工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建立和发展以优势资源为基础的产业。这种区域专业化产业的选择不仅影响着某一部门的经济活动,也间接地对与该部门相关的其他经济活动部门产生连锁效应,从而影响整个区域的分工格局。同时,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资源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资源状况,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生产力布局,以充分体现各地区在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泛珠三角区域幅员辽阔,拥有多种自然资源,九省区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差异很大。这些差异对各省区工业优势行业的选择和资源的重新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地评价泛珠三角九省区自然资源赋存的优势和劣势,对于制定合理的行业布局政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区域工业合作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九省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