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
一 引言
贫困的多维性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缺失是连片特困区最基本的区情。《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两不愁、三保障”的减贫目标要求连片特困区必须重视多维贫困,并通过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实现持久脱贫。因而,客观评价连片特困区的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现状就成了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起点。不过,由于连片特困区统计信息相对匮乏、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和方法尚不完善,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评价研究还十分罕见。[1]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为例,尝试对这一难题进行探索性研究。首先,本文以前文构建的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连片特困区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蓝本,收集和整理了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的多维贫困(51项)、自我发展能力(62项)指标数据。其次,根据考核依据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各项指标的得分。最后,选择综合集成的方法评价武陵山片区整体、各分片区以及71个县市区2003年、2007年和2011年三个截面的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状况,并对各空间尺度层面、多维贫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各个维度进行了多视角的综合比较,以期发现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的时空演变规律。由于本文属于探索性研究,难免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发更多关于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另一方面,本文关于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多维贫困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分级分类以及各空间尺度层面的时空对比分析对国家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具有参考价值。
二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测度
(一)测度方法与数据来源
1.测度方法
借鉴现有研究中面向区域的多维贫困测度文献(胡鞍钢等,2010;叶升初等,2011;王荣党,2006;胡业翠等,2008;袁媛等,2008)以及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印度等)多维贫困测度实践,本文采用了主客观相结合的线性加权综合测度方法。具体地,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收集和整理经济贫困、人类贫困(教育贫困、健康贫困、住房贫困和交通贫困)、信息贫困和生态贫困四个维度共51项指标的原始数据。[2]
(2)以各指标的原始数据为基础,依据多维贫困测度指标考核办法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各指标的得分。
(3)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贫困四个维度的权重通过调查15位来自高等院校、研究所、扶贫办、民委和发改委的专家或工作人员综合确定。最终,经济贫困、人类贫困、信息贫困和生态贫困四个维度的权重分别确定为0.3、0.3、0.2和0.2。而四个维度内各指标则采用多维贫困测度国际实践中通常采用的等权重法。[3]
(4)线性加权。一般而言,对于指标的综合集成方法主要有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而它们各有优点,但适用范围不同。考虑到多维贫困各个维度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既相互独立又具有线性补偿的特性,[4]本文对多维贫困的测度采用线性加权法。即:
(5)分级判断。为了体现贫困的相对性本质特征,与得分转化过程中对比考核思路保持一致,并避免部分数据的非精确性以及得分转化过程中主观性对测度结果的影响,本文仅对各县市区(各分片区除外)多维贫困状况进行分级判断,而不对测度结果进行排名。
2.数据来源
多维贫困测度对数据要求比较全面,而武陵山片区统计信息不完善使得数据收集成为本研究的主要难点。为了克服这一难点,本研究在数据收集和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具体的数据来源包括以下一些渠道。
(1)中国统计数据支持系统(ACMR)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包括人口、就业、各产业产值、财政收支、医疗卫生等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40项基本指标数据。
(2)湖南、湖北、贵州、重庆四省市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年鉴(2004、2008、2012),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邵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遵义市、铜仁市等地级市相关年份统计年鉴。
(3)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统计公报(2003年、2007年、2011年)。各公报来自于中国统计信息网统计公报栏。
(4)调研数据。对少数缺失数据通过走访地方统计局、扶贫办、民委和发改委等部门调查获取。
(二)测度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