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武陵山片区的人类贫困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者:张琰飞 朱海英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摘要:从教育、健康、交通和住房四个方面研究武陵山片区人类贫困的现状。结果显示,武陵山片区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医疗服务质量偏低,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农村地区交通设施落后。研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和严重不均等已成为武陵山区片区人类贫困的重要原因,进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武陵山片区人类贫困的一个重要思路和方向。
    Abstract:The paper studied the status of human poverty in Wulingshan Contiguous Destitute Area from education, health, living condi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high-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are in severe shortage, and the medical facilities and quality are poor, and the rural residents' living conditions are very bad, and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s in rural areas are very underdeveloped. We find that lack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and severe inequality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human poverty. Therefore,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s equ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idea and direction for huma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Wulingshan Contiguous Destitute Area.

    一 引言

    武陵山片区在过去30年的减贫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区域教育、卫生、交通和住房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面实现“普九”,显示出跨越式特征。但是,武陵山片区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人均教育、卫生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1%,教育和卫生等方面软硬件建设严重滞后。片区各县城乡差距明显,偏远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比较低,还存在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住房差、出行不便和保障水平低等困难,扶贫工作还面临巨大挑战。

    对于贫困的认识经历了由单一向多维转变的过程,Sen(1976)提出了用能力方法从功能的视角定义贫困的多维度理论。多维度贫困理论核心观点是,贫困不仅是收入的贫困,也包括获得安全饮用水,体面地出入公共场所,接受基本教育,使用道路、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多维度分析人类贫困的影响因素对于减贫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如胡鞍钢等(2009)从理论上构建了贫困的多维分析框架,并明确提出人类贫困包括教育贫困、健康贫困、交通贫困及住房贫困等。实践证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社会群体差距的重要举措,与国家减贫在战略目标、政策内容、行动举措和政策影响上具有很多共同之处,存在很强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因此,武陵山片区的扶贫工作必须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起来,提高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标准和水平,为居民摆脱贫困提供切实的保障。

    整体来看,从多维视角对连片贫困地区人类贫困问题的研究比较匮乏,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研究如何解决片区人类贫困的研究也比较少,本部分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探索解决连片贫困地区人类贫困的途径以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人类贫困构成、度量指标及数据来源

    (一)人类贫困构成

    人类贫困是指生存状况的贫困,缺乏基本的人类能力,如识字率低、营养不良、预期寿命较短、母婴健康水平低下和可预防性疾病危害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0)。根据武陵山片区的实际,依据胡鞍钢等(2010)的界定,本部分将人类贫困分为教育、健康、住房及交通等四个贫困维度(见图1)。

    图1 多维人类贫困构成

    1.教育贫困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受教育程度越低,则人的发展潜力越小。教育贫困是指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观念等限制,适龄儿童无法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现象,主要是指个体失去受教育机会,或者虽然在接受教育,但却处于非正常状况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贫困包括两个维度:一是现有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主要是文化程度的问题;二是正在接受教育人口的受教育条件,包括区域的教育师资、教学设施和教育投入等方面。

    2.健康贫困

    健康是人类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涉及每个家庭的福祉。健康贫困是居民健康危险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或基本健康权利被剥夺的情况,包括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投入主要是区域的医疗卫生资源,产出主要是居民的健康水平。居民医疗卫生资源是卫生投入的物化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区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综合水平,将直接决定着该地区公众特别是病患者所能够享受到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状况。

    3.住房贫困

    住房直接反映了居民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住房贫困属于权利贫困的一种,按照资产贫困的理论,住房贫困使居民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将导致家庭长期陷入持续性贫困。住房贫困人口的住房面积通常比较狭小,难以获得现代化住房(即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房),大多居住在土木房、毡房和茅草房中,无法使用自来水或者安全的饮用水。

    4.交通贫困

    对于自然环境恶劣、相对封闭的欠发达地区,交通是扶贫的先行者。交通贫困导致居民居住区域严重缺乏公路等基础设施,基本交通权利被剥夺,发展权益受到极大制约。居民无法通过现代化公路出行,无法享受公交车等公共交通服务设施,不少农村地区尚未通公路,乡村道路硬化率低,甚至无法使用机动车,遇到大雨等自然灾害交通就完全中断,与外部的联系极为不便。

    (二)人类贫困度量指标及数据来源

    为分析方便,本部分按照行政管辖和区域的毗邻性,将武陵山片区划分为七个分片区,包括恩施分片区、湘西分片区、怀化分片区、张家界分片区、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