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贫困村的专业化发展与多维减贫经验——以保靖县黄金村为例
    ——以保靖县黄金村为例

    作者:丁建军 冷志明 黄利文 曾象云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摘要:本文对保靖县黄金村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多维贫困状况以及专业化发展的多维减贫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贫困村的专业化发展历程遵循“S”型轨迹;伴随专业化发展,农户的多维贫困呈下降趋势,而且不同类型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村域经济的专业化发展对不同贫困维度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具有较为显著的减贫效应。
    Abstract: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status and the alleviation effect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of poverty village by taking the Golden Village of Baojing County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overty village followed the "S" path; (2) Accompanied b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degree of farmers'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declined, and there was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farmers; (3) There was significant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effect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village economy, but each dimension's poverty alleviation effects were not the same.

    一 引言

    产业扶贫是国家促进连片特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要举措,也被普遍认为是“造血”式扶贫、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专业化发展模式由于其“以专取胜、以特见长”的优势备受青睐,专业村模式正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逐步推广。作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重要模式,专业村对于促进连片特困区多维减贫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深入探索贫困地区专业村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其减贫效应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区内保靖县的黄金村为例,讨论了茶叶产业专业化发展进程及其多维减贫效应。

    二 黄金村茶叶产业专业化发展进程

    黄金村作为茶叶生产专业村,其发展过程既是对传统种茶项目的拓展,又是在科技推动下对资源优势的开发和挖掘,从而具有专业村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带有明显的自身特色。

    (一)黄金村茶叶产业专业化发展的阶段

    在综合考虑现有专业村判别标准以及住户调查和深度访谈所获得信息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以“茶叶专业户数量的变化”作为黄金村茶叶产业专业化发展阶段判别的首要指标。具体地,茶叶专业户指种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一半以上的农户。图1描绘了黄金村茶叶专业户累计户数的时序变化过程。不难发现,黄金村茶叶产业专业化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并呈现出典型的“S”型发展规律。即早期只有很少的传播者,之后接受该项目的农户快速增加,后期多数农户参与其中。

    图1 黄金村茶叶专业户累计户数时序变化

    由图1可知,黄金村的专业化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近20年,到2008年农户专业化率达到了100%。[1]其中,2000~2002年和2005~2006年是两个重要的节点年份。2002年前,茶叶种植专业户主要集中在3组,而且发展较为缓慢,1998~2000年,3组内部出现了第一个快速增长潮,并且2组也开始出现个别专业化农户。不过,这一时期黄金村的茶叶专业户仅为27户,占比为17.19%,而第3小组则基本实现了种茶专业化,专业户占比达78.78%。2002以后,第1、2村民小组先后进入专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并在2005~2006年达到新增专业户的又一峰值。到2006年,1、2、3组的种茶专业户数达到61、32和33户,专业户占比分别为87.14%、57.40%和100%。可见,到2006年黄金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专业村了。黄金村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不仅具有明显的“S”型轨迹,而且在三个村民小组间也存在类似于产业转移(扩散)的雁形模式,其中,3组为领头雁,1组、2组则相继追随,前期扩散较慢,后期则呈几何级数增长。

    图2 黄金村拥有茶叶生产机器农户数量时序演变

    此外,由图2还可以看出,2008年以后,黄金村茶叶产业生产加工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08年,全村拥有茶叶加工机器的农户仅为10户,机械化率为6.36%,到2012年,全村拥有茶叶加工机器的农户数增加到74户,占比为47.13%。其中,第3小组的机械化程度最高,达到了90.91%,第1、2小组分别为24户和20户,占比34.28%和37.03%。

    (二)农户茶叶产业参与状况比较

    为了进一步深入考察黄金村农户茶叶产业专业化发展的参与情况,课题组对农户的收入来源、家庭成员茶叶产业参与率以及茶叶产业的参与环节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与茶叶相关的收入是黄金村所有农户家庭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全部占到50%以上,务工收入对于部分农户来说是第二收入来源,并且这些农户主要集中在第1、2村民小组。此外,1组中还有1户农户有养蜂带来的收入,2组中有2户有财产性收入。不过,相对于与茶叶相关的收入来源而言,其他收入来源的占比都非常低。其中,务工收入占比最高的家庭其占比也不到30%。[2]图3的家庭成员茶叶产业参与率大都集中在0.5~0.7也意味着农户的专业化程度相当高。

    图3 黄金村农户家庭成员茶叶产业参与率调查结果

    从农户参与茶叶产业环节来看,全村共有102户参与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育苗及其他所有的环节,118户参与了前4个环节,130户参与了种植、加工和销售环节,155户参与了种植和加工环节,全部家庭都种植了茶叶。三个村民小组相比,2、3小组的全部环节参与比率高,特别是第3小组,所有农户全部参与到茶叶产业的各个环节之中。而第1小组则仍有少部分农户不直接参与茶叶销售、育苗及其他环节。

    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