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及破解对策

    作者:边继云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摘要:

    当前,河北省正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予以重点推动和发展。但客观来看,近20年来,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从未中断,效果却并不理想,“久调不优、久转不升”成为常态。立足于此,本文分析了河北产业久转不升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了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促进全省产业转型提升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At present,Hebei is as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coop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xperimental areas to be focused on promoting and development. But the objective point of view,the past 20 years,Hebei Province,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road has never been interrupted,but the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Jiu tone is not excellent,long turn does not rise” become the norm.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of Hebei’s long-term industry development,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break down the institu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s,buil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experimental zones and promo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河北省八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都集中讨论了一个问题,即河北要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予以重点推动和发展。那么,产业如何转型,试验又从何推动?客观来看,近20年来,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从未中断,效果却并不理想,“久调不优、久转不升”成为常态。究其原因,必然存在一些硬性的、规律性的、无法克服的东西在起作用,这些东西构成了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最基本的障碍——体制机制障碍。在当前“转型升级”已成为决定河北乃至京津冀未来发展命运的关键时刻,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转变产业发展调控方式,为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型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和发展空间,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 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转型升级是决定未来河北经济发展命运的关键

    从发展动力学角度看,现代化过程一般要经过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每一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都是不同的,但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发展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目前,河北省整体上处于由资源和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的转型期,由过去习惯了的依靠资源消耗、人力消耗和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向依靠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实现经济增长转变,这种转变不是意识形态问题,不是政治觉悟问题,而是生存发展问题。多年来,河北省产业结构一直在资源依赖的老路上不断重复积累,经济结构久调不动的状态积重难返。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完成根本性的思路设计来实现转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必会陷入找不着出路的僵局、死局。

    (二)转型升级是促进河北跨越发展阶段、提升发展层级的关键

    国际经验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发展模式开始从依赖要素、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管理转变;亚洲国家在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也开始加快经济转型升级[1]。2015年河北省人均GDP达到6479美元,正处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的关键节点。如产业能顺利升级、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则这一时期可以成为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时期;否则可能由于发展方式滞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陷入经济停滞和“中等收入陷阱”。

    (三)转型升级是改善和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关键

    由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所引发的生态环境危机,已严重影响到河北及京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环保部连续数年公布的空气质量污染城市前10名中,河北省都占了多数(如2013年为7个、2014年为7个、2015年为7个)。除了汽车尾气和地质环境特点这两个因素外,不得不承认,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是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在这种情况下,河北必须承担责任,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和优化区域生态环境。这不仅是关乎河北省发展能力的问题,也是关乎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家形象的问题,更是关乎京津冀都市圈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与生态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

    二 河北省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久调不优、发展背离

    河北省的产业问题首先表现为结构问题,结构久调不优,第三产业占比长期停滞不前,且在多个阶段出现徘徊性下降是其主要表现。1990年河北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1.34%,同期全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2.4%,河北与全国基本处于同一发展阶段;2001年全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1.3%,而此时河北省为34.6%,较全国平均水平落后近7个百分点;此后差距进一步拉大,2015年全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5%,河北省仅为40.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达10.3个百分点。1990~2015年,河北省第三产业占比仅增长了9个百分点,且在多个年份出现了不升反降的状态,如2003年河北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5.2%,2004年下降到33%;且从2004年到2008年全国第三产业占比徘徊式上升期间,河北省第三产业占比处于徘徊式下降状态,2008年下降到32.9%(见图1)。“久调不优、发展背离”成为河北省产业结构的真实状态。

    图1 河北与全国第三产业占比对比

    (二)发展模式:内生封闭、粗放增长

    2015年河北省产业外贸依存度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