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
广佛经济合作的概念提出已有多时,但是,能够让人们看到的实质性进展并不多见,让人耳熟的更多的是交通接轨、产业互补,或者是佛山人到广州购物,广州人到佛山买房,等等。广佛经济合作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两地合作缺乏共同的目标、合理的分工,而相应的制度安排缺失可能是重要的原因。我们认为,广佛经济合作必须以自主创新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州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佛山第二产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水平,广佛经济合作应当在“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原则下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与合作推进。本文就上述观点提出我们进一步的看法,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一 广佛经济合作的发展背景分析
广佛经济合作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没有目标的区域合作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合作,无法持久。建立以广佛为中心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是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广东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发展已经走到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其中,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两地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从全省来看,自主创新条件最理想的是广佛经济圈,不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且创新资源最为丰富,如果广佛经济合作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发展思路上,仅仅在房地产、重化工、汽配领域做文章,那么,不仅广佛经济合作会失去宝贵的机遇,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影响甚至拖累全省经济转型的步伐。因此,以自主创新为主题的广佛经济合作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如果仅仅从GDP考虑,无论广州还是佛山,自主创新都无法为自己的经济快速发展解决燃眉之急,但是,当我们将自主创新问题放到历史的长河中考虑,不难发现,广佛经济合作将自主创新作为主要目标,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要理解广东的经济转型,全面把握开放的广东,对外源型经济的了解必不可少。外源型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在欠发达国家与地区产生的现象。根据投资动机的不同,广东的外源型经济可以分为成本指向型、市场指向型与政策指向型三类,其中成本指向型企业主要来自港澳台与东南亚地区,属于“无技术工业化”产业资本,在物流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下,集中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广东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特别是紧靠香港的珠江西岸。市场指向型企业主要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世界500强通过跨国投资绕过国际贸易壁垒、凭借创新优势直接分享我国市场利益的主要方式。政策指向型企业其实就是假外资,是外流的国内资本借道全球避税胜地进入国内分享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的选择。研究表明,不同的外源型经济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具体见表1所列。
表1 外源型经济的分类及其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实际利用外资已经超过170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业领域,从而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外源型企业群,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有近2/3的产值来自外源型经济。从全省工业看,外源型经济多数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不仅全员劳动生产率低,而且工业增加值率与技术含量也不高,一些在观念上属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如广东的IT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到10万元,增加值率低于20%,其实只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在全省外源型经济中,真正拥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企业为数并不多,主要来自世界500强到广东的投资。有人统计,全国成本指向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大约有9万家,其中广东占了7万家,随着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特别是保证金在沿海地区由虚转实,大量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可能会离开广东,广东经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由于外源型经济的存在与发展,伴随着城乡二元结构,广东省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二层结构”特点,即在全省范围内分布着一层发展水平并不高的内源型经济,其上覆盖着一层以香港为物流中心、以珠三角地区为界的外源型经济。由于两种经济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较少融合,最终形成在空间上集聚但在运行中独立的经济体,犹如两块木板叠加。广东省的外源型经济分布与各地招商引资的相关努力程度并不高,但与各地的营商成本(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能源价格、利税减免以及物流成本)变化关系密切。从全省范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