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
一 广州农村发展现状
广州全市7434.4平方公里面积中,农村覆盖5000多平方公里,占70%。2006年全市常住人口975.46万人,户籍总人口760.72万人,其中户籍农业人口有1321687人,占17.37%。三次产业产值占全市GDP比重分别为2.4∶40.0∶57.6。[1]
广州农村发展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农业保持增长态势,农民收入有所增长
广州农业所占比重有所减低,根据《2006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68.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第一产业增加值145.51亿元,增长6.0%,增速比第二产业慢9.8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慢8.4个百分点。调整生产结构,经济作物和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增长明显。全年完成农林牧副渔总产值248.77亿元,增长6.2%。花卉种植面积20.25万亩,增长34.2%。粮食播种面积144.832万亩,比上年减少1.2%。[2]全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比城市居民少12063元,表明农民收入虽有所增长,但与城市差距依然较大。同时,全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29元,增长4.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6%,下降了0.6个百分点,但比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高5.6个百分点。
2.农业产业化有了新发展
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5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都市农业示范区20个。全年农业产业化产值36.45亿元,增长5.0%;农业产业化规模达16.0%。传统农业在广州市的地位比重虽然并不大,但新型的农业产品发展迅速。
3.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广州实施了多项支农建设项目,每年投入农村建设费用有增无减,例如,农村道路硬底化、危破房改造、改善饮用水质、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等。在“创卫”过程中,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从个体到集体,从农村自给自足、自生自灭到城乡统筹,政府与全社会大力支农,整个农村正经历一场社会变革。广州已经启动“示范村”建设,市规划设计机构和职能部门对20个“示范村”进行专业设计与改造。例如,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排污系统设置研究具体解决方案等,改变在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有新房没新村”现象,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从根本上告别落后的生活方式。政府通过示范公寓、示范村建设,让农民正确认识自己的生活面貌,自主参与建设与改造,从而告别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
4.中心镇建设取得发展
广州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从2003年起,广州市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5000万元以上,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完成了首批5个中心镇镇域、镇区和中心村三个层次总体规划的制订,全面铺开基础设施以及功能区等硬件建设。中心镇的规划起点比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效果好,产业发展粗具规模、前景光明,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转移了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推进中心镇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耕地,保护了资源,促进了政府的观念更新、职能转变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后又增加5个中心镇,市本级财政将投入1亿元,支持10个中心镇试点的规划、建设和发展。以市统筹安排对中心镇财政支持,各区负责自己辖区内的农村,没有农村的区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区对口支援实力较弱的农村,企事业单位定点支援农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纳入全市各区的规划,对形成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农村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城乡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差距大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惠及了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近郊农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农村与城市仍然存在二元化体制,农村感受到城市化的外部效应,农民务工收入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由于建设投资的偏向,农业生产力难以实现较快的提高,导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持续加大。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情况略有好转(见表1)。
表1 广州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变化情况
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13967元增加至2006年的19851元,平均每年增长6%。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由6096元增加至7788元,平均每年增长4%。22年来两者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在改革之初,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的1.8倍,城市居民收入增速平均比农村居民高1.37个百分点,2006年城市居民收入是农民的2.55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