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试析泉州民间信仰的人文特征

    作者:何振良 出版时间:2007年07月

    泉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而成为多种宗教荟萃之地,其中有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甚至还有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遗址,加上国内土生土长的道教,呈现了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多元文化相和相安的文化奇观,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神学文化的宝库”之称。然而相比之下,存在于泉州各地的民间庙宇更受泉州人的欢迎。民间信仰缘何如此普遍,当然这里面有个文化源问题,即所谓的文化“时空观”,传统的延续性和地域的间隔性。不过最根本原因是这种信仰的终极关怀富有人文主义气息。

    一 人的神化

    各种民间信仰庙宇在泉州城乡星罗棋布,元妙观、东岳行宫、城隍庙、通淮关岳庙、天后宫、花桥慈济宫、富美宫、青阳石鼓庙、南安威镇庙、惠安青山宫、安溪清水岩、永春桃源殿、德化石壶寺……虽然有的庙宇的建筑规模不大,但作为泉州人值得依赖的香火圣地,里面奉祀着形形色色的鬼神。有的神祇成为一个区域,一个角落的保护神,俗称“当境神”。有的地方神祇崇拜则随着泉州人的足迹传播到台湾、海外,成为神缘关系的纽带、宗教文化交流的桥梁。[1]

    古人认为:

    列星随旋,日月递昭,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2]

    “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参天配地、合节应枢、穷神知化、感而后应、致用备德”的“上帝”形象,可是对于“神”的具体形体,信徒本身并不能说出所以然来,《中庸》讲得很透彻: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体物而不可遗。

    只是在祭拜时,会自我感觉“祭神如神在”,“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3]。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神”倒是有来历的,泉州奉祀的民间信仰诸神,大都是历代的英雄人物和忠烈之士,或是曾经为泉州做过好事的地方官宦和学道之士、有灵异事迹的人物。[4]如关帝、妈祖、保生大帝、萧太傅、青山王、广泽尊王、清水祖师等,历史上均实有其人。试看以下几个例子:

    泉州天后宫内所供奉的“天上圣母”,俗称“妈祖”,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海神”。其前身是一位名叫林默的海家姑娘,是宋朝年间福建莆田湄州屿巡检官林愿之女,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只活了27岁。据明刊本《三教搜神大全》记载,林默母“尝梦南海观音与以优钵花,吞之,已而孕,十四月始免身得妃(林默)”。“诞之日,异香闻里许,经旬不散”。长大后的林默,得天书于古井之中,能预知祸福,懂天象,会医药,给人看病治疗,且誓不嫁人。历史文献记载:(她)

    长能乘席渡海,常乘云游于岛屿,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以其变化尤著于江海中也。[5]

    主宰四渎(江、河、淮、齐四水),统御百灵。海不扬波,浪静风平。舟航稳载,悉伏慈仁。[6]

    于是,民间便称她为灵女、龙女、神女,封建统治阶级曾褒封她为妃、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但人们一般称其为妈祖,并立祠奉祀。[7]由于妈祖的信奉与古代船运和渔业密切相关,因此这种信奉便很快在东南沿海一带及台湾地区及至世界各地广泛地传播开来,至今,全球已有两亿多的妈祖信众。

    花桥慈济宫供奉的保生大帝是闽台两岸共同尊奉的医神,民间俗称“大道公”、“吴真人”等。他的本名叫吴夲,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卒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宋代泉州府同安县白礁(现划归漳州龙海市)人,精于采药炼丹和针灸,四处行走,救死扶伤,是一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民间医生。

    历史文献记载:

    (他)以全活人为心。

    按病投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心,以食病者,虽沉痼奇症,亦就痊愈。是以疠者、疡者、痈疽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踵其门。侯(指吴夲)无问贵贱,悉为视疗。人人皆获所欲去,远近咸以为神。[8]

    在民间,他与古代名医扁鹊、华佗、孙思邈等人齐名。明永乐年间被敕封为“恩主吴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此后,保生大帝的信仰逐渐在闽台两地传播开来,并发展成为闽台两地人民的地方保护神。随着福建人民移居海外,其信仰也传播到世界各地。

    由此可见,民间信仰的东西并不是虚设的,许多神祇的前身确确实实是生活于人间的凡人,因其有功于人民,值得纪念,而将其套上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