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欧盟能源安全战略及启示

    作者:杨光 出版时间:2008年07月
    摘要:本文考察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作者概述了欧盟能源安全战略经历几个不同阶段,从一种维护单一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发展成为兼顾多重战略目标的综合性安全战略。其基本架构由外部战略和内部战略两个部分组成:面向外部的战略包括石油储备战略、构建国际供应网络战略和国际对话战略;面向内部的战略包括替代能源开发战略、提高能源效率战略和统一大市场的战略。作者指出这种战略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重视调查论证,成功整合多种战略目标,依法有序地贯彻落实,国家进行必要干预,全面开展对话合作。作者认为,欧盟能源安全战略对中国具有启示意义,保障能源安全是欧盟国家和中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欧盟能源安全战略的某些经验值得中国参考,特别是开展地区性能源安全合作,引进先进的能源技术,以环保标准落实能源安全措施,采用多样化的政府干预方法。
    Abstract:

    >The EU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 has matured through 3 stages of development since the 1960s. During this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it has been gradually transformed from a strategy focusing on securing the security supply of a single energy into a more integrated security strategy that is compatible with multiple but inter-acting strategic objectives such as energy securit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single market. This strategy is composed with an internal dimension and an external dimension. The former underlines aspects such as development of alternative energies,improve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and unification of the EU internal market;while the later stresses aspects such as emergency reaction capacity based on the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s,construction of reliable international energy supply networks and broad international dialogue. In practice,several key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uccess of this strategy,especially policy-making based on sufficien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strategic objectives,smooth implementation by mean of law,strong and adequat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and efficient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China shares similar energy security concerns and adopts similar energy security strategies as EU countries. The Chinese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 aims at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able,economical and clean energy system. The domestic policy emphasizes on developing national resources potential,stimulating energy saving,diversifying energy mix and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external part of the strategy is based on acquiring the emergency reaction capacity by building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s,encouraging Chinese enterprises to invest abroad and intensifying international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Several EU approaches might help to improve China’s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such as enhanced regional cooperation for energy security,transfer of adequate energy technologies,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policies by imposing environmental standards,and diversification of tools of governmental intervention.

    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经历几个不同阶段,并在此过程中逐渐丰富和完善,从一种维护单一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发展成为兼顾多重战略目标的综合性安全战略。其基本架构由外部战略和内部战略两个部分组成:面向外部的战略包括石油储备战略、构建国际供应网络战略和国际对话战略;面向内部的战略包括替代能源开发战略、提高能源效率战略和统一大市场的战略。这种战略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重视调查论证,成功整合多种战略目标,依法有序地贯彻落实,国家进行必要干预,全面开展对话合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成功战略。保障能源安全是欧盟国家和中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与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具有相似之处,它以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为主要目标,国内政策包括以煤炭为基础,激励节能,多元发展和保护环境;对外政策包括建设战略石油储备,推动企业“走出去”和开展技术交流。欧盟能源安全战略的某些经验值得中国参考,特别是开展地区性能源安全合作,引进先进的能源技术,以环保标准落实能源安全措施,采用多样化的政府干预方法。

    一 欧盟能源安全战略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欧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20世纪60年代的消极安全战略

    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能源结构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石油供应安全对西欧国家的战略意义急剧上升。这种转折也加深了西欧国家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当时,国际石油市场供应量的约80%都来自中东地区,而主要消费者却是欧、美、日工业发达地区和国家。尤其令西欧国家感到不安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石油输出国开始掀起收回石油权益的斗争。石油输出国组织一成立,便提出通过控制石油供应量来争取提高石油价格的集体战略。尽管由于欧美石油公司对中东石油生产和销售的控制,石油输出国的这一战略在60年代并没有得到落实,但它使西欧国家对国际石油供应产生了危机感,敲响了能源供应安全的警钟。为了回应国际能源供应安全出现的挑战,欧共体于1968年颁布了《理事会关于原油及油品最低储备的指令》,规定欧共体成员国有义务储备相当于上年90天消费量的石油产品,主要是飞机、汽车和其他燃料油,以便在石油进口出现中断或价格暴涨的情况下应急使用。石油生产国的储备量可以酌减,成员国之间也可以相互委托储备。这一指令的颁布,标志着欧共体开始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采取集体战略。但这种战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战略,其战略目标仅限于防范国际石油供应中断和价格上涨,其手段仅限于建立应急储备,只是一种目标单一和手段单一的防范战略,可以说是一种消极防范的能源安全战略。

    (二)20世纪70~80年代的积极安全战略

    20世纪70年代初,欧共体国家所担心的国际石油供应危机终于成为现实。石油输出国从西方石油公司手中收回石油权益的斗争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开始取得重大进展。石油资源国政府通过提高租让地使用费、增加税收、在石油公司参股乃至对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等形式,削弱西方石油公司对石油生产和销售的控制,石油权益逐步收回到产油国政府手中。在这样的基础上,1973年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把石油当做政治武器,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并把国际石油价格提高三倍,使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应中断和价格暴涨。这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的石油进口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都造成了沉重打击,证明了国际石油供应安全风险的存在,也进一步推动了欧共体能源安全战略的发展和完善。

    由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直接冲击了所有的石油消费国,因此,欧共体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调整也是在集中了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范围内进行的。这次调整的主要标志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在1974年提出“国际能源计划”并且成立了协调落实该计划的国际能源机构。“国际能源计划”与欧共体原有的能源安全战略相比,最重大的突破在于,它不仅把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这一短期应急机制普及到所有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而且提出了防范石油危机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长期性结构调整战略,特别是把提高能效和开发石油替代能源导入能源安全战略范畴,试图以此逐渐减少石油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