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变迁分析

    作者:李强 LiQiang 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摘要:

    本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的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做了全面的分析,指出改革以前社会分层的特点是:非财产型的分层、比较均等的收入分配、社会身份体系和整体型的社会聚合体;分析了改革以后身份制的变迁、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中心群体与边缘群体关系的变化、新阶层的形成等;并进而分析了21世纪以来阶级结构定型化、群体利益碎片化、社会缓冲带形成以及中产阶层的变化等特点。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structural change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60 years since the bir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in 1949. It argues that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before Deng’s reform was featured by the importance of non-economic criteria,relatively equal income distribution,a compelling hierarchy of social identities,and larger social aggregates. Then,Deng’s reform brought about a series of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to this structure,such as the change in the hierarchy of social identities,the widening gap of income distribution,the chan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instream and marginal social groups,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social strata. Finally,it analyzes some newly emerging trends since the advent of the 21st century,such as the consolidation of class structure,the fragmentation of class interests,the formation of a “social buffer zone”,and the transfiguration of middle class.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变化之一。社会分层是社会各个群体因占有社会资源不同而形成的地位高低不同的关系体系。所谓社会分层结构,与社会分层的含义是一致的,加上“结构”两个字,不过是强调,它是一种比较成型的“关系体系”。所以,可以这样定义“社会分层结构”,即它是组成社会的各个群体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关系体系,尤其从社会各群体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差异的角度去观察,它们所形成的可以持续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0年,也是社会分层结构巨变的60年。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既是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意识形态变化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推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动力。因此,社会分层结构处在一种比较核心的位置上。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注重的是社会中的人、群体所发生的变化,社会的任何一种演变、变革、革命、改良,当然最终会体现为人的变化、群体的变化。而社会分层结构的视角更侧重于人们的利益结构、地位结构,也就是说将经济、政治、物质利益、社会资源放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所以,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也更可以解释改革的不断更新。

    共和国的60年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不仅在中国三千余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历史的变迁中也是极为罕见的。如果说,这种演变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型或社会试验的话,那么,其社会模型的特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打碎阶级结构的试验。1949年的革命,尝试了打碎原有阶级结构的试验,农村里剥夺了地主的土地,城市里改造了工商业的所有者和大房产的所有者,所以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已经不存在经济或财产所有权意义上的阶级了。这种试验持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直到改革发生,社会结构才再次改变。

    第二,恢复社会结构的试验。中国的社会结构之所以能够恢复,是因为打碎的时间毕竟很短。如果像苏联那样,社会主义试验从1917年算起,到1991年,大约70多年的时间,要想恢复结构,几乎是不可能了。而中国城市里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6年算起到改革初期,仅20来年时间,原有的一代人还活着,所以,结构的恢复就容易得多。改革初期曾经鼓励老个体户重操旧业,一批著名的企业家、工商业领袖,如荣毅仁、王光英等,又被请出来重新运作工商业,这些都是中国的市场改革在短期内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第三,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的试验。在打碎阶级结构以后,政府或单位通过行政体系将各种资源分配给每一个社会成员,这种方式被称为是计划体制。采用行政手段对六七亿人口配置资源,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改革以后的最重要变化,就是很大一部分资源配置方式,从行政体系转向非行政的体系,后者被称作“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当然,说是市场,其实还有很多行政因素在干预,比如土地,直到21世纪,市场“招拍挂”的土地仅占大约三分之一,“划拨”的仍然占更大的比例。所以,这一时期,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在资源的获得、占有、丧失、分配、配置上,也形成一些特殊的模式。

    第四,缓解工业社会矛盾与冲突的试验。中国的改革开放,从经济与社会实体运作的内容看,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引入市场机制,上一点讲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的试验时已经阐述了;二是推进工业化;三是推进城市化。而后面两点都是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较早发生的欧洲国家,在推进这两个方面变化的时期,工业冲突和阶级冲突曾经十分激烈、尖锐。总共只有四亿人口的欧洲国家,为此甚至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相比之下,中国13亿人口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候,虽然也有很多矛盾、冲突、群体事件,但如果与当年欧洲那样惊心动魄的社会冲突比较,还算是略显平稳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本文第三部分阐述了社会利益碎片化的原理以及社会缓冲带的机制等原因。

    总之,本文从如下三个方面阐释共和国60年的变迁。第一,关于打碎阶级结构的试验,本文主要分析改革以前的近30年时间中国社会分层结构所发生的变化。第二,关于恢复社会结构的试验,本文主要分析改革以后的30年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第三,关于转变资源配置方式和缓解工业社会矛盾与冲突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