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
一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面临新挑战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第一次把广州提升到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高度,为广州增添了一个更加亮丽的新形象和新名片。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对广州市而言,是一个新的开端,也是一个艰难的转折。
广百集团的荀振英董事长认为,广州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有五个条件:一要有产生海内外影响力的商圈,二要有产生国内外美誉力的门店,三要有产生国内外辐射力的展贸园区,四要有产生国内外服务力的物流产业,五要有产生国内外影响力的商业龙头。广州要打造商业知名品牌,培育具有全国知名度较高的商业旺区,引导商家提高服务质量和优化商品结构,扩大广州商业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增强对异地消费者的吸引力。
事实上,从古至今广州就是国家的商业中心城市。广州最大的优势产业是商贸流通业。从“千年商都”、“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等角度来看,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符合广州的实际,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过,广州要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应该更多地着眼于与国际接轨,核心内容是要找出差距,探索应对策略。
二 广州离国际商贸中心还有多远
一个城市究竟能不能成为国际商贸中心,最终并不是由政府规划说了算,也不是主观上想成就成。从结论来说,这肯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核心问题是看其具不具备中心城市的功能。不可否认的是,广州离国家中心城市还有较长的距离,在国际产业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中大多仍处于中低端环节,与国家中心城市能级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这表现为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从资源配置功能来看,目前广州虽然是区域商贸中心,但服务功能相对薄弱。位于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品牌等服务功能
二是从经济辐射功能来看,虽然广州作为生产基地功能比较突出,但对区域性产业活动的辐射能力有待增强。2011年,白云机场出关的货物量仅为30万吨,与上海同期出关的货物量380万吨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国际贸易、对外投资、跨国公司总部或者区域总部的数量等方面,广州与发达国家的国家中心城市相比,差距明显。
三是从城市功能布局看,广州城市块头不小,但城市功能分区不够突出,特别是服务业集聚区、创新活动聚合区不够明显。
四是从总体经济规模看,广州经济总量规模偏小。2011年,广州市实现GDP12380亿元,同比增长11%,5年翻了近一番,约等于埃及、菲律宾、匈牙利或者新西兰全国的GDP总额。但是,广州与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相比差距比较大,2008年广州经济总量大约只有纽约的1/5、东京的1/8,人均GDP约为东京的1/5,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低于发达国家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平均水平(75%以上)。
三 广州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有待增强
广州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就必须解决流通竞争力相对落后的问题。目前广州是我国在国际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商贸名城之一。改革开放30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7.6亿元到现今的近3000亿元,整整翻了7番多,年均递增率19.3%。商品销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是1978年的263倍。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方面,广州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2008年,广州商品交易市场有1115个,年成交额1452亿元。
不过,广州流通业地位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还存在差距,广州流通业中占多数的仍然是众多的小企业,广州流通业存在“小、散、乱”情况,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流通集团。进入中国连锁百强的企业相对比较少,连锁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不够强。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广州流通企业的组织规模不够大,广州连锁企业进入百强排名相对靠后。另外,与省内连锁业比较发达城市相比,广州进入连锁100强的广东本土企业成长指数偏低,不如深圳、佛山、东莞发展强劲,尤其是大型连锁企业发展落后于深圳。
此外,广州现代分销批发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新的批发体系一直没有构建起来。专业批发市场承担了分销广货的主要任务,却没有相应催生一批大型批发商,并且主要采取摊位交易方式,各自独立经营,组织形态明显落后,难以适应大工业、大流通的要求。
四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议和措施
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就必须解决流通竞争力相对落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