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
为了促进一些大城市经济的发展,1983年2月,国务院批准重庆市试行计划单列,随后,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西安、广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南京、成都、长春等城市相继实行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城市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同省的行政隶属关系,仍受省的“统筹、服务、协调、监督”等方面的领导,计划单列内容主要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邮电、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商品购销和分配调拨,能源及主要物资分配调拨、外贸进出口、地方定额外汇、劳动工资、财政信贷、科学技术以及各项社会发展计划指标等。计划单列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到1993年共设立计划单列市14个,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宁波、厦门、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1993年,国务院决定撤销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只剩6个。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不再是计划单列市。因此,中国目前一共有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厦门、大连。本报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35个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城市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历程,揭示城市经济增长的根源。
一 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经济实力、城市现代化建设、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等各项事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城市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明显加速。中国1980年的城市化率为19.4%,到2008年中国城镇人口已经突破6亿,城市化率达到45.7%,平均每年增长3.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中国城市化的进展主要得益于面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效应。先是1978年以来的农村体制改革使农村焕发了经济活力。乡镇工业企业的大量涌现大大提高了城市消费品的供给能力,从而加大了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其后,1984年开始的城市体制改革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数量增长迅速。这一时期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及建筑业的成长,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和非国有经济的大发展,乡镇企业的壮大,外资的大量进入,房地产开发业的兴起,均是城市化提速的积极推动因素。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是中国城市化稳定发展的阶段。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经济的重心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城市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强,地级及以上城市,成为中国经济特别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成为带动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得到相应提高,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城市工业经济发展走上高、新、尖型的高速发展之路。大量科技成果在城市高新区实现了产业化,多数城市的高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园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是加快生产要素向城市优势产业集聚,构筑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强劲动力,城市已日渐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或增长的主要源泉。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86279.5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62%,200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为16892.7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59%。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跨区域的大城市优先发展服务业,发挥了由传统的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的先导作用;区域中心城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生产附加值高的清洁产品,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发挥了基础作用;市区工业向郊外和协作区转移,在转移中实现了更新改造、内涵式增长,降低了能源和资源消耗。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土地、能源等资源的集约利用。作为现代化的先驱,城市对周边地区具有极强烈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有力地推动着区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而且促进商品、技术、劳务、资本及信息流动,推动着周边地区市场体系的培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