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
近年来,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灾害,不管是国内的旱涝交替,城市“内涝”,桥路垮塌,人亡财毁,还是远在欧洲、澳洲、南美及泰国曼谷的洪水,美国提早出现的特大的龙卷风,俄罗斯摄氏零下60度的低温严寒。如果不是央视的新闻评论人不时提醒:是否也应该“在老天爷之外,问问人的责任”?[1]“老天爷”似乎真可将造成悲剧的责任一肩担起。不过,在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接连发生后,无可回避的天灾与人的行为、责任间的关系,还是摆在了我们面前。
2011年,中国入世十年。全世界的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生产者共同营造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同时,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以及近来在南海等地出现的敏感状况,及发生在中东、北非的事件,是否使早已作为核心理念提出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及确立这种核心理念所依据的“和平、发展、合作”为现时代主题、潮流的判断,还有发展将通过改变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设生态文明去实现的战略思路,已在前述情境下被实际搁置、改变?继续旧有的,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相悖的发展模式,中国与世界的前景将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在2012年到来时的思考。
一 新数字,新解读
官方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发布的数据显示环境和生态恶化的状况有所好转,但另一种行动和争论牵涉出的监测方法和检测标准,以及传媒不时报道的环境事故,又使怎样解析这些数据成了问题。
(一)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
以官方历年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看,七大水系水质总体污染状况最严重时为2002年,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共占到70.9%,此后,逐年下降,2008年为45%,2009年为42.7%,2010年为40.1%。但黄河、辽河仍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国控重点湖库中,2008年污染最为严重,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达78.6%(此前4年也都在70%以上),2009年降至76.9%,2010年又升至77%。太湖、滇池、达赉湖、白洋淀、洞庭湖均为劣Ⅴ类水,巢湖、洪泽湖、鄱阳湖、南四湖为Ⅴ类水。
地下水污染和超量开采、水位下降,致地面下沉和大面积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等问题同时存在。2011年发表的公报反映:通过对全国182个城市、4110个监测点的监测,地下水水质属“较差级至极差级”的占57.2%。称:“水质变差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对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39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在取水总量中达标水量仅占76.5%。
海水,2010年:一、二类占62.7%,比2009年下降10.2个百分点,三类占14.1%,比2009年上升了8.1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占23.2%,比2009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渤海水质差(中度污染),东海水质极差(重度污染);辽东湾水质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2011年,绿色和平组织发布报告披露“全球服装品牌的中国水污染”,称:诸多有毒有害物质(重金属和化学品)在中国的水污染监测标准之外,而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均造成严重且直接的威胁——具有致癌性,可以干扰人类和动物内分泌系统(可能影响生育);难以在环境中自然降解;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蓄积;可以通过洋流、大气沉降和食物链,被传送到远方,甚至传送至极地地区。报告揭示,这是一个由中国而致世界的问题。
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指出:相当多的全球品牌为了“削减成本”在中国选择生产厂(因为中国的法律比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要求低),“污水处理厂并不能完全清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毒有害物质”,相当数量的持久性有毒有害物质被排入江河湖海之中,在长江沿线的鱼体内已经发现具有持久性且能干扰内分泌系统的烷基酚和全氟化合物,在服装成品和成品服装的日常洗涤排出废水中,都可发现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在水体中分解成的壬基酚。这些没有列入中国监测标准的物质,即使是微量也能给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3]
此前,绿色和平组织有报告称:在中国纺织和服装加工业排出的废水中,检出重金属铜、铅、汞、铬、镉,及壬基酚/辛基酚、三氯甲烷、二 英、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甲醛、偶氮、全氟辛烷磺酸等有毒有害物质。[4]
另据传媒报道:“珠江口生蚝含铜超标740倍,在中国1.8万公里海岸线并非孤例。大量的海洋公报和研究报告显示,海产品正饱受重金属、赤潮和有机物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