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康菲溢油污染与渤海生态灾难

    作者:赵章元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摘要:本文针对康菲漏油污染事件,重点分析估算康菲在渤海漏油总量及其污染程度,详细论述此次漏油对渤海造成的危害之大已超过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严肃指出了康菲的污染责任。结合渤海本来已经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海域现状,进一步预测推论渤海严重污染的发展前景和可能造成的生态灾难,令人担忧。为此,进而呼吁政府管理部门应反思海洋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不适应性,认真吸取教训。建议管理者要痛下决心,治理渤海的污染,化解海洋生态危机,并落实各加油、储油站点的规范化管理,对环境敏感区的油库应进行跟踪风险评估,彻底消除隐患。最后明确提出控制当前渤海地区油气开采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必要性。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tal amount of ConocoPhillips oil spill in the Bohai Bay and the extent of pollution,argues that this oil spill has caused more pollution than the 2010 Mexican oil spill,and believes that ConocoPhillips should be held responsib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the Bohai Bay has already been the most polluted sea area in China,this paper also projects the development of pollution and the disturbing possibility of ecological disasters there. Furthermore,an appeal is made to relevant governmental agencies to review the unsuitability of oceanic enviro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to learn a lesson from this pollution incident. Suggestions are also made to the administrators to,with determination,address the pollution issue of the Bohai Bay,solve the ecological crisis,enhance the regulated management of gas and oil storage stations and,conduct risk assessments of oil depots in environment-sensible areas,so as to remove all latent hazards. As a conclusion,this paper argues for the necessity of controlling oil and gas exploitation and rationaliz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2011年于6月4日和6月17日,在国内最大海上油气田蓬莱19-3油田,美国康菲公司先后两次发生重大漏油事故,漏油持续时间长达3个多月之久,严重污染了渤海大片海域。这次事故距大连湾油库爆炸漏油突发事故还不足一年,而且发生在渤海要害部位。从漏油之后的新闻发布、信息披露和事故处理、责任追究,无不表现出管理上的混乱状况,并已经涉及国家能源长远决策性问题。康菲公司对渤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 康菲公司漏油事故的严重危害

    1.究竟漏了多少油

    围绕渤海漏油总量这一敏感的关键数据,众说纷纭,其说不一。从几十吨、几百吨、几千吨到几万吨,站在不同立场和不同利害角度上,竟然得出相差几个数量级的答案。究竟何种答案是比较客观的?其估算方法及其依据应当公开。这里,推荐一种比较简便实用的估算方法供民众参考。该方法并不用去考虑那些人为的具体漏油原因、途径和控制措施,尽量避开行业之间的历史分歧,而是立足于现场实测,浅显易懂,更容易被大多数人理解和使用。

    漏油量的估算依据主要有以下因素:

    漏油时间:自6月初以来,约3个多月。

    监测结果:事发以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利用了飞机、船舶及其所有的业务设备,包括卫星手段,代表国家进行了大量现场跟踪监测活动,其公布的监测结果是这次估算的主要依据。

    污染面积:按照北海分局公布数字:“受污染面积超过5500km2,最高石油浓度超标86倍,”“劣四类海水面积超过870km2”。[1]

    国家海水水质标准[2]:一、二类海水0.05mg/L,三类海水0.3mg/L,四类海水国标0.5mg/L。

    监测规范:对海水监测采样必须遵循国家海洋局《海洋监测规范》,水深超过10米处,需采表层(<1米)和底层(距海底2米以上)。采样点的浓度值应为该点垂向海水平均值。[3]

    根据《海洋监测规范》,所公布的监测值应代表各采样点上海水上下层的平均浓度值。在劣四类的870km2海域范围内,最高石油浓度超标86倍。这里取保守数字,按一类海水超标,则最高实测出浓度为4.3mg/L。在潮汐风浪和过往船舶共同作用下,这里的最高石油浓度取2mg/L,不足实测出“超标86倍”的1/2。按渤海平均海水深度18米,则含油总量应为3.13万吨。再计算外围受污染总面积为5500km2的海水污染量。取其浓度为0.4mg/L,估算含油总量为3.33万吨。初步估算的结果,故合计漏油总量可达到约6.5万吨。该估算值代表了自漏油事故以来到北海分局现场检测阶段的较长时间内的客观浓度值。

    客观地讲,无论何种保守测算,或打折扣,此次漏油量实为我国罕见。除去曾收集到的油水混合物70多方和边缘少量油污被一些微生物分解外,其余污油会在该封闭型海域内随着海流长时期往返漂荡下去。

    2.污染强度远超过墨西哥湾

    人们对震惊中外的墨西哥湾漏油事故还历历在目,它已给美国人民乃至全球造成难以弥补的环境灾难和经济损失,迫使美国路易斯安那等几个州和地区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比较而言,墨西哥湾漏油总量要比这次渤海漏油大得多,但是就海水单位面积上石油承受量来看,渤海要远远高于墨西哥湾。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大约有7.8亿升(折合60万~70万吨)原油泄入,是渤海漏油量的10倍左右,但墨西哥湾是仅次于孟加拉湾的世界第二大海湾,面积154.3万km2,平均深度1512米,最大水深5203米,其污染总强度估算大约为0.42吨/km2

    而渤海面积只有7.7万km2,平均深度18米,最大水深85米,而6.5万吨石油涌入渤海后的污染总强度估算约为0.84吨/km2。也就是说,渤海单位海水面积上石油承受量要高出墨西哥湾一倍左右。若估算海水整体,则渤海每立方公里海水中所承受的石油总量就要高出墨西哥湾11倍左右。

    对于此次渤海漏油事故不可等闲视之。表面看来,这次事故虽然没有像墨西哥湾漏油事故那样集中、局部突发性的震惊场面,也不像2010年大连油库爆炸那样迅速涌出、集中于局部狭小海面上,但渤海漏油持续长达三个多月之久,出油点处在大海中间,实际造成的污染负荷量是十分可观的。美国康菲公司此次漏油事故给我国渤海造成的环境压力之大,可以说是难以承受的。

    既然此次渤海漏油造成单位海水面积上的石油污染物承受量要高于墨西哥湾,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当年墨西哥湾漏油和阿拉斯加漏油事故后出现的一些实际灾情和后果,可供我们引以为戒。

    墨西哥湾漏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