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
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进行了三年。三年来,武汉城市圈九市、省直相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根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总体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形成了规划引导机制、政策促进机制和改革试验推进机制,武汉城市圈关键领域改革有新突破,五个一体化建设有新局面,部省合作共建有新成效,重点项目建设有新进展,两型生产生活理念渐入人心,“两型”指标有新提升,武汉城市圈八市融入武汉、服务武汉、依托武汉的势头强劲,试验区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初步探索了具有湖北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路。
一 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进展
(一)抓改革试验,九大体制机制创新有新突破
1.环境保护领域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鄂发〔2009〕25号),武汉城市圈各市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火电厂脱硫工程为重点,城市圈各市全面启动了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各类主要污染物排放源的治理工作。以农村集中连片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省份为契机,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为平台,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快推进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进程,探索实施了“两清”、“两减”、“两治”、“两创”示范工程。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圈碧水规划》,完成城市圈各水域水质监测数据收集汇总及污染源信息收集汇总。2010年6月21日,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同意湖北省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复函》(财建函〔2010〕21号),我省排污权交易被纳入国家试点。9月15日,武汉碳排放协会正式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减排联盟组织。
2.资源节约领域
发展循环经济领域方面,武汉、鄂州两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东西湖、青山—阳逻—鄂州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区域性废物回收网络—武汉城市圈废电池回收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在城市圈布设废电池回收点约10000个,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超市15家,开创了电子废物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武汉市正式颁布实施了《武汉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条例》,新建(改造)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631个,新增2个规范化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2010年5月11日,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市筹备设立武汉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力的支撑。黄石、大冶、潜江市全面启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黄冈、天门、潜江等市启动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试点工作。
3.创新科技体制领域
大力实施科技投融资专项行动,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创新科技投入机制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10〕36号文件),重点围绕加快科技与金融信贷结合、加快创业投资发展、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引导力度,出台了19条具体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与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在武汉城市圈内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46个,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81家。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建设专项试点,武汉城市圈共有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94家。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专项行动,启动了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行动计划。
4.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领域
积极支持产业资源向“两型”产业、优势产业和优势地区聚集,健全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强化政策引导,设立“两型”社会建设激励性转移支付、节能以及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产业集群建设激励性转移支付,支持产业资源向“两型”产业、优势产业和优势地区聚集,健全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武汉市硚口区出台了《两型(节能)项目以奖代补暂行办法》,鼓励和支持“两型”项目建设。江汉区积极推进现代服务改革试点。
5.土地管理改革领域
制定了武汉城市圈土地管理改革专项方案并上报国土资源部。制定出台节约集约用地考核标准和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政策,全面完成城市圈内开发区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工作,并开展了部分城镇集约节约用地评价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