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十二五”:武汉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期

    作者:王铁 曹莹 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摘要:武汉市市区与远城区城镇化率的差距较大,远城区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段,城镇化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武汉市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大胆探索户籍改革这一方面也明显滞后于重庆、成都等城市的步伐。“十二五”期间,我国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将进一步增强,武汉市应尽快启动户籍改革,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建设副中心,慎重发展小城镇,达到“十二五”期间远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

    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在改革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加速推进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建设,事关武汉市未来10~20年的发展大局,尤其会对武汉市远城区的新农村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会对武汉城市圈乃至中部的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如何加快远城区城镇化建设,就成为武汉市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一 武汉市城市化历程

    武汉市全区城市化率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发展阶段(1949~1965年),此阶段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38.14%快速增长到1965年的50%,年均增长0.74个百分点;第二阶段回落调整阶段(1966~1978年),此阶段由于政策原因城市化率基本属于回落阶段;第三阶段加速发展阶段(1979~2009年),此阶段城市化率从1979年的46.39%平滑上升至2009年的64.75%,年均增幅0.6个百分点。

    图1 武汉市全市、市区、郊区城市化趋势图(1949~2009年)

    图2 2001~2009年四大远郊区城市化趋势图

    武汉市四个远城区中江夏区城镇化水平最高,变化幅度也最大,由2001年的27.54%上升至2009年的36.21%,年均增长0.96个百分点,尤其是2006~2007年增幅高至3.85个百分点;蔡甸区城镇化率呈波浪形上升趋势,年均增长0.4个百分点;新洲区城镇化率从最低点的22.16%(2001)上升至最高点的22.8%(2003)后又下降至2004年的22.16%,至2009年城镇化率为22.59%,仅比2001年的22.16%高出0.43个百分点;黄陂区城镇化率一直处于前工业化阶段,由2001年的16.75%上升至2009年的18.20%,年均增幅仅为0.16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武汉市远城区城镇化发展缓慢,尤其是黄陂区和新洲区9年仅增加1.45和0.43个百分点。同时武汉市市区与远城区城镇化率的差距较大,1988年最高为5.62倍(中心城区87.55%,远城区15.59%),最低是2009年的3.68倍(中心城区89.86%,远城区24.42%),差距虽然逐年缩小,但至2009年远城区城镇化率仍仅24.42%,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二 远城区城镇化的几个特殊视角

    (一)远城区工业化现状

    武汉市农村工业发展概况和特点

    2010年1~8月,武汉6个远城区(东西湖、汉南、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全口径财政收入143.04亿元,同比增长60.18%;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29亿元,同比增长37.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77.68亿元,同比增长44.0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0.89亿元,同比增长38.1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498.99元,同比增长15.7%。

    我市农村工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水平逐年提高。2009年6个远城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6.02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6%,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武汉市远城区一产业比重明显减少,二、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工业经济比重逐年提高,农村工业出现强劲的发展态势,工业化步伐正在加快,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正逐渐向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转化。

    (二)远城区工业化测算

    根据学术界对工业化划分的方法,我们对武汉市远城区2008年工业化现状进行初步测算。

    结果显示,2008年黄陂区、新洲区属于工业化中期前半段,蔡甸区、江夏区属于工业化中期后半段。

    三次产业产值比,2008年黄陂区(24.7∶42.2∶33.1)属于工业化初期后半段,江夏区(19.3∶47.6∶32.5)、新洲区(19.7∶52.6∶27.7)属于工业化中期前半段,蔡甸区(16.6∶58.8∶24.6)属于工业化中期后半段。

    城镇化率,江夏区(36.1%)属于工业化初期前半段,蔡甸区(26%)、黄陂区(18.2%)、新洲区(22.5%)均属于前工业化阶段。

    第一产业就业比,2008年江夏区(44.1%)、黄陂区(43.8%)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段,蔡甸区(49.2%)、新洲区(46.8%)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段。

    表1 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

    表2 2008年武汉市及远城区工业化原始数据

    表3 武汉市及远城区工业化阶段测算

    综上所述,江夏区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段,蔡甸区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段向后半段过渡期,黄陂区、新洲区均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段向工业化中期前半段的过渡时期。总体来看,武汉市四个远城区尚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段。从积极推进远城区城镇化角度来看,远城区工业化需要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三)远城区城镇化目标

    2007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