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坚持特色发展 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女子大学——在庆祝中华女子学院建校六十周年大会上的汇报
    ——在庆祝中华女子学院建校六十周年大会上的汇报

    作者:张李玺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摘要:本文主要记录了张李玺同志在庆祝中华女子学院建校六十周年大会上的汇报。

    尊敬的至立副委员长,尊敬的晴宜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隆重庆祝中华女子学院建校六十周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兄弟院校、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历届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各位领导和来宾简要汇报中华女子学院的发展情况。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宋庆龄、何香凝、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亲手创建了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为满足各界妇女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先后更名为全国妇联妇女干部学校、全国妇联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1995年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转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成为全国唯一一所女子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妇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认真执行党的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方针,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学科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环境美校”的治校方略,在发展妇女教育,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引领先进性别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十年辛勤耕耘,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女校特质的优秀人才。作为一所女子高校,学校不断研究女性成长、成才的特点,不断探索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体现女性高等教育特点的办学思路。确定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妇女发展服务、为妇女国际交流和国家总体外交服务的办学方向;明确了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教学型女子高校的发展定位;确立了培养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实践能力和公益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女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校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了18个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和10个高职专业,开设了女性学导论、妇女法、性别与发展、礼仪与修养等女校独有的特色课程,社会工作、学前教育、女性学等办学特色鲜明的专业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加强以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特色专业和教学实践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课内外衔接、校内外互补、基础与综合训练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以“四自”精神养成为主线、政治理论与其他课程有效配合、第一与第二课堂相互支撑、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德育工作模式,全方位、全过程塑造女校大学生特有的良好品德。

    学生们在全国及首都大学生各种学术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及各类体育、声乐、舞蹈等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301名奥运志愿者,圆满完成了奥运会主会场的颁奖礼仪、媒体村服务等任务,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实现了“零失误、创完美”的工作目标;参加国庆六十周年阅兵女民兵方队的同学们,特别是女民兵方队的两名领队,展示了中华女子学院学生的精神风貌。如今,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祖国各条战线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她们以“政治素质好,爱岗敬业,责任心强”,“任劳任怨,乐于助人,团结协作”,“有爱心、踏实、有韧性”,“少几分羞涩、娇气、怯懦,多几分大方、爽快、自信”等特质,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都在90%以上。

    六十年不懈努力,学校为促进妇女儿童发展、推动性别平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为指导,积极探索和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开展妇女理论和性别理论研究。聚集了一批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女性学、女性教育、妇女法、性别与发展、女性人力资源等领域有较高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的专家和学者。在引领先进性别文化、促进妇女儿童发展、推动性别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女性高等教育和妇女理论研究,积极投身妇女立法、妇女维权、妇女国际交流等实践,参与了《中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工作,承担了包括“面向21世纪女性高等教育研究”“中国女性高科技人才的利用与开发”等与妇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