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
《澳门总览》(国内版)今天在北京发行,与国内读者见面,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自1992年中开始组织力量编写,历时近两年才成书,其中参与人员之多,涉及内容之广,在澳门已属罕见。《澳门总览》虽然在体例、选材上尚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甚至有很多错漏——这些将在修订本中改正,但毕竟是我们在建立“澳门学”上迈出的可喜第一步。
一
几年前,以陈树荣、黄汉强为代表的一批澳门学者,首先提出建立“澳门学”的构思,并于1989年2月25日在东亚大学举行研讨会,与各界代表认真探讨其可行性。这是继1986年1月“澳门文学座谈会”以及1988年7月“澳门文化研讨会”之后掀起的又一次学术讨论热潮,且趋向更全面和整体化。
黄汉强指出,澳门是一个充满特殊活力和魅力的社会,是一座待打开的博物馆,是一个待开发的社会科学的富矿,亦是一面可给中小城市发展借鉴的样板。研究它、剖析它,便会发现其中许多特殊性及特殊的规律。这无论是对认识中国对外开放史、东西方贸易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抑或了解一个中小城市参加国际市场而促进自身发展的规律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在今天,研究澳门对于如何借鉴澳门因地制宜成为国际城市的经验来推动内地中小城市的发展,如何维持过渡期中澳门的稳定和繁荣、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最早倡议建立“澳门学”的陈树荣也指出,澳门社会和历史颇具特色,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澳门曾是东西方贸易的繁盛地区,是中国近代史上几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维新变法的发端地点,是宗教蓬勃发展、民俗资源丰富、殖民色彩与民主政制结合的社会。中国历史上不少著名人物,如汤显祖、孙中山、林则徐、魏源、郑观应、容闳、康有为、梁启超、朱执信等,都曾在澳门活动。
他认为,对澳门进行研究的课题有东西方贸易发展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对外开放史、小型自由港发展史、小型都市发展史、中西民俗史、教育史、新闻史、宗教史、慈善事业史等。对澳门进行研究,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如澳门的开埠共有多长时间?历史分期如何?葡文为什么在澳门存在了400年仍未能普及?中文在澳门的地位演变问题,土生阶层的历史及现状,为什么经济上曾有黄金时代、曾经衰落、近年又起飞等。他还认为,对澳门进行研究,建立“澳门学”,有利于提高澳门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归属感,有利于澳门的稳定和繁荣。
当时,有学者指出,“澳门学”研究已经过了空白期,进入了萌芽期。五年后,情况又如何呢?
二
那一次研讨会上,与会者对“澳门学”的定义作了讨论,大致有三种看法。
(1)“澳门学”是以澳门社会为研究对象,既从纵切面研究澳门社会的发展过程,亦从横切面研究社会的各个方面,从而发现和阐明澳门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特殊性。因此,“澳门学”是一门关于澳门社会及其发展的科学。
(2)“澳门学”不是仅冠上“澳门”两字的松散学科联合体,而是各学科融会贯通的综合区域学科。因此,“澳门学”具有多学科性,是综合研究澳门问题的地区性学科。
(3)“澳门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包罗万象的,也不应是钻“故纸堆”的,而应该是澳门现在和未来的主要问题。
五年后,我们对上述定义似乎没有太多的补充。因为最重要的是创造必要的条件,从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方方面面,对澳门这个微型社会进行分解化合,寻找其生存发展之道,剖析其在中西交流以及中国近、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探索出澳门未来发展的方向,制定出地区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因此,本文重点要谈的是“澳门学”研究氛围的形成。
三
不认识澳门的人都说,澳门是文化沙漠。此种论调,至今仍经常可以听到。当然,这是错觉,也有误解。澳门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事业虽与经济发展极不相称,但近年来已有长足之进步。遗憾的是,一个个独立甚至孤立的绿洲尚未有计划和有系统地联结起来,形成一片,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容易地看到。
事实上,澳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一向学术活跃,不少政府部门和民间社团均经常进行学术研究,出版书刊。虽然有些不计成本,有的惨淡经营,但现在仍定期出版的书刊有:
(1)文化司署 《文化》杂志(中、英、葡文)
(2)新闻司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