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
回顾2015年深圳特区的经济形势,总体看来,在过去两年平稳过渡的基调下,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并且逐季向好的发展趋势。2015年,在国际经济总体趋向缓慢复苏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渐增的内外部背景下,依循“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特区发展目标,深圳经济特区坚持踏实进取、追求质量、主动创新,取得增长稳定而渐趋向好的发展成果,可谓难能可贵,得来不易。
一 2015年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概况
(一)特区经济增长逐季向好,经济规模扩张稳定
2015年,深圳特区经济规模扩张稳定,自年初到年底逐步向好。全年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7502.99亿元,同比增长8.9%(见图1)。从经济总量角度来看,深圳经济规模依旧居全国大陆城市第四位,相当于上海经济总量的70%(见图2)。深圳经济规模进一步与毗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接近,如按照深圳市预期增长目标8%~8.5%推算(排除可能的国际汇率波动因素),2016年深圳市经济规模将可能超越香港。
图1 2005~2015年深圳市GDP规模与增长率
图2 2015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地区生产总值对比
从经济增速角度来看,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2015年同比增长率略高于上一年水平,高于全国水平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0.9个百分点。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增长水平分别为7.8%、8.4%、8.7%与8.9%,“自低向高、逐季向好”形势明显。
从人均角度来看,2015年深圳人均生产总值为15.8万元,同比增长8.8%,按全年平均汇率计算(下同),约合2.4万美元,超过同年台湾地区的人均水平(见图3)。
图3 2015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人均生产总值对比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15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榜单中,深圳已连续两年蝉联第一,而在主要由香港学者组成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另一份城市竞争力榜单中,深圳首次超越北京,跃居全国第三位(包括港澳地区)。对于过去多年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速的城市,近两年的一位数增速进一步显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确立,而增速的微弱回升与权威机构的普遍看好,给予经济特区保持中高速增长更多信心。
(二)产业结构稳固优化,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四成GDP增长
2015年深圳经济特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仅为5.66亿元,同比下降1.7%,为过去5年来最小降幅,相比较而言,第二、第三产业稳固增长,增加值达到7205.53亿元与10291.8亿元,分别增长7.3%与10.2%,第三产业的高增长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高速增长的房地产业,2015年仅房地产增加值就达到1627.77亿元,增长率达到16.8%。考察三次产业比重,第一产业仅占0.032%,第二产业占比41.167%,第三产业占比58.8%(见图4、图5)。深圳特区产业结构优化步伐持续而稳定,第三产业实现了自2005年以来连续十一年的比重扩张,从传统的城市发展演进视角来看,深圳特区已逐渐趋向“后工业化”阶段。
图4 2005~2015年深圳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状况
图5 2015年深圳三次产业增加值
深圳市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显著,为全年经济发展贡献了64%的产值。传统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为2542.82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为1782.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21.1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847.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0%、9.40%、7.40%、13.00%(见图6)。相较2014年,文化产业增速明显大幅放缓,而金融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有所提高。四大支柱产业对地区总产值的整体贡献率达到63.96%,略低于上年水平,其中作为深圳经济第一增长点与最大规模支柱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其贡献率达到33.41%(见图7)。
图6 2015年深圳市四大支柱产业增长与增速情况
图7 2015年深圳市四大支柱产业GDP贡献率
在大量科创奖励政策的推动下,2015年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实现长足稳定的发展,全体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水平。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年实现3173.07亿元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9.10%,创造出约18%的地区生产总值;互联网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实现756.06亿元与1757.14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别为19.30%与13.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造产值为7003.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见图8)。
图8 2015年深圳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状况
(三)创新型城市吸引人才汇聚,“新深圳人”增速喜人
历经四年的人口增长低迷期,2015年深圳市人口实现5.6%的高增长水平。2015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为1137.89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354.99万人,非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