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
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力支撑。2015年以来,武汉市进一步优化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顶层设计,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入实施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完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和政策服务体系,实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本报告综合梳理了2015年和2016年1~6月武汉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立足“十三五”时期全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总体思路,提出当前加快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任务路径。
“十二五”以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成为国家战略。2012年,中宣部、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系统阐释了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形势机遇、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随着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近年来,各地对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北京市2013年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扩大文化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试点,启动文化科技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试点;上海市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推动媒体融合创新,《澎湃》成为国内新媒体行业的标杆;湖南省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在湖南广电、湖南报业等国内一流媒体集团下打造“芒果TV”“新湖南”等新型媒体平台,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文化科技产业优势明显;深圳市相继成立5只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运用财政资金对文化创意项目研发费用给予资助,打造“中芬设计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科技园区,连续举办十二届“文博会”,成为全国文化创新创业高地。武汉市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起步早、起点高,是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了文化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和若干政策,构建了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一区数园多点”示范体系,相关工作始终处于国内第一方阵。
一 2015年以来武汉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2015年以来,武汉市按照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总体要求,以技术、内容和业态模式创新为牵引,以园区、项目和市场主体培育为抓手,以资金、政策和配套服务体系为保障,充分激发文化科技创新动力,进一步释放文化体制机制活力,让融合示范贯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全过程,使文化和科技融合逐步成为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引擎和地区经济转型创新的重要支柱。
(一)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实力持续增强
截至2015年底,武汉市拥有规模以上、限额以上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法人单位935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14个、示范企业35家。2015年文化和科技融合相关产业增加值为789.5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2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连续3年保持15%左右的增速,高于同期全市第三产业和GDP增幅,对地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见图1)。[1]
图1 2013~2015年武汉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加值情况
2016年上半年,全市“四上”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6.4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9.8个、5.9个百分点,增速保持较快水平;实现利税总额36.8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文化服务业收入占比超过五成,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增长最快,营业收入增幅达33.8%,利润总额增速达37.3%[2],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转型成为全市文化产业的增长引擎。
全市“一区数园多点”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东湖核心区打造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光谷软件园、国家大学科技园、花山软件新城等多个文化科技产业集聚区,年收入近500亿元;洪山区、汉阳区、江汉区分别布局或规划建设南湖科技创意产业园、武汉创意天地、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江北新媒体产业园等特色鲜明的文化园区,基本形成“一区多园”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二)文化和科技融合顶层设计不断优化
在《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1+9”创新驱动政策指导下,把握文化科技融合最新趋势,市直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市发改委编制《武汉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市科技局制定《武汉市“互联网+”技术支撑行动计划》,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市经信委下发《关于加快工业设计发展的意见》,明确今后三年工业设计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市网信办研究制发《关于推进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部署“11711”行动计划。市工商局起草《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全市广告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发挥广告业在文化产业中的积极作用。市委宣传部研究起草《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