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6年12月 |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了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保持中国经济适度增长,需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针对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1]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从以规模为主的外延式增长转向以效率为主的内涵式增长,从刺激投资、出口和消费的“需求侧”,转向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的“供给侧”。[2]该理念的提出,显然不仅仅针对目前中国供给总量显著过剩的传统重化工业,对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第三产业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文化产业也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3]
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同样面临产品供给方面的各种问题,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因此,本报告首先通过文化产业的具体数据分析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在产品供给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创新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通过增加创新投入对中国文化企业进行“加、减、乘、除”四个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路径;最后,在分析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创新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一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在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来看,虽然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但无论是从文化产品的供给总量还是供需结构来看,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同样面临供给侧的各种问题。当然,与目前中国部分传统重化工业如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供给侧的主要矛盾为产能总量过剩有所不同,中国文化产业在供给侧的主要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从文化产品供给的绝对量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的产品供给总量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需求不足;第二,在总量供给不足的同时,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即同时存在有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和部分低水平文化产品供给过剩的问题。显然,无论是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还是供需结构性矛盾,都属于供给侧问题,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对中国文化产业供给侧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问题所在。因此,我们利用世界和中国的文化产业最新数据,具体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在供给侧存在的两个问题。
(一)中国文化产业的规模较小,供给总量相对不足
值得肯定的是,近十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从规模来看,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344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5829亿元,增长了6.5倍。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20.1%,扣除物价因素后其增长速度也远高于同时期中国的GDP增长速度和世界其他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较高的增长速度也使得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2.15%上升到2015年的3.82%。[5]但是,从与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横向比较来看,由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增长迅速,但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部分经济水平近似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文化产业的规模相对于整体经济规模仍然较小。为具体说明总量不足的问题,下面我们利用中国和世界部分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数据对某些关键性规模指标进行国别横向比较分析。
首先,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相对于总体经济的规模仍然较小。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WIPO)的最新数据,201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46%,部分发达国家超过6%。其中,作为传统西方文化产业大国的美国,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甚至超过10%,达到11.25%。而在东方文化圈中,韩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接近9%,即便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该比重也超过4%。而在采用中国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数据(2015年为3.82%)进行非同时期比较后发现,中国文化产业相对规模在上述23个国家中仅排在倒数第三位,只高于经济水平远低于中国的乌克兰(2008年水平)和秘鲁(2009年水平)(见图1)。而如果采用同期数据(2013年为3.63%),则中国排在全部23个国家的最后一位。
图1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国家比较
图1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