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消失的资本——回流流动儿童在农村学校的教育经历

    作者:顾静华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摘要:

    近年来,“回流流动儿童”的数量一直在增加。有很多原本住在大城市并在那里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被送回他们的家乡,以准备继续接受高中及高等教育。本研究旨在了解回流流动学童在返回家乡后所面对的困难,并探讨他们继续升学的可能。本文的分析框架利用了布迪厄(Bourdieu)有关教育资源的理论概念,尝试检视流动家庭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从经济、社会及文化资本的角度去了解回流流动儿童的教育前景。本研究显示,拥有流动背景的学童,很难在乡村学校中运用曾在城市中获取的教育资源。他们无法将在城市中得到的文化及社会资本转化成有用的人力资本。

    Abstract:

    Recent years have witnessed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backflow migrant children.” Many children who live and receive education in big cities have been sent back to their hometown in the countryside to continue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essay researches difficulties that backflow migrant children face after they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 and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ir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research adopts Bourdieu’s theory of education resource and uses it to examine education resources owned by migrant families. It analyzes the education prospect of backflow migrant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capital.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for students with migrant backgrounds,it is quite difficult to utilize education resources that they have acquired from cities in rural schools. They cannot transform cultural and social capital gained in cities to useful human capital.

    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一系列有关流动儿童就学于流入地的政策改变后,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父母带着孩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在流入地城市接受义务教育。但是,很多流动儿童仍然无法在城市接受高中教育。如果他们想念高中或继续上大学,就得回他们的户口所在地去准备高考。

    在中国,城乡之间的教育机构数量有着巨大的地域差别。流动儿童在回流农村后,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必定比他们在城市的同辈少。更复杂的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学内容、教学习惯和评分标准均存在差异。不连贯的教育经历给回流的流动学童在学业成绩及教育发展上造成了负面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流动儿童家庭拥有的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如何在农村教育体系内被调配运用,去探讨回流流动儿童在老家的学业成绩及成功升学的机会。本文从经济、社会及文化资本的角度去理解流动家庭现有的教育资源。特别运用到两个在布迪厄理论框架中至关重要的分析工具——“惯习”(habitus)和“场域”(field)。“惯习”是指对世界的看法,“一种持续、可转换的性情倾向系统”;“场域”是指“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形构”[1]。布迪厄将场域比作“一个有着自身规则和竞争的游戏”。本研究探讨了儿童的流动背景,及他们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城市学校(旧有场域)中学到的惯习,以此检视他们在农村教育体系(另一场域)下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本研究发现,回乡念书的决定,不仅没有为回流学童带来继续升学的希望,种种不稳定的因素反而还阻碍了他们在老家的学习及之后的发展。

    1.回流流动学童的教育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进入城市的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但他们中大多数仍然无法在城市继续接受高中和高等教育。因为根据现行的政策,流动儿童需在户口所在地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些成绩好的流动儿童会选择回到老家上学,以增加上高中、入大学的机会,但绝大部分都未能进入重点高中。相反,更多的回流学童出现了辍学的情况,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在城市,大部分农民工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都比本地市民低。许多农民工家庭和他们的子女视教育为获得经济成功、赢得尊重和地位的主要途径。当这些长期流动的家庭累积了足够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他们便会把子女送到城市的公办学校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些家庭在城市留得越久,就越有机会接触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进而转化成其在城市教育体系内的教育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流动家庭逐渐获得更多有助于城市生存的资源和各种形式的资本时,他们在城市的生活便逐渐得到了改善。

    可惜的是,农民工家庭在城市所累积的资源并不能轻易地转移至农村。当流动儿童“被回流”到老家上学,他们带着一套不同的倾向(惯习)回到农村的教育体系中。由于农村的学校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回流流动儿童在城市获得的各种资本在新的场域里变得不再有价值。这会影响学生在农村学校的成功机会。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了解了流动儿童在回流后所面对的学习经历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他们拥有的资本及适当使用资本的能力。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导致流动儿童教育成就较低的机制因素,也让我们了解到这个社会群体在中国长期处于边缘位置的原因。

    2.研究方法和设计

    本研究中的回流学生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3个县共12所中学。在中国,河北省为输出农民工第二多的省份。河北省毗邻北京,因此它是首都民工的主要来源地。本研究覆盖的三个县城离北京相对较近,有2~4小时的车程。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部一位教授的介绍下,我们认识了12所农村学校的校长及老师。在每所学校,我们找出并访问了一些曾跟随父母移居北京,但当时已回流河北老家接受初中教育的学生,另外,在田野期间也对老师及校长进行了访问。

    本研究的分析资料主要基于跟39名回流学生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所获得的定性数据。在2010年秋天访谈的时候学生们全都就读初二或初三(年龄12~16岁)。虽然有5名学生在北京出生,但他们都跟父母一样,户口在河北农村。他们在初三前回到老家准备参加高考。所有被抽样的学生都在北京至少读过两年书。9名学生在北京居住超过十年,28名学生在北京完成小学阶段学习后回到老家。由于大部分学生留在河北少于三年,他们很多都还未习惯老